出国留学 中国学生诚信丑闻频发申请材料受质疑
与中国学生留学热情相对应的是,部分申请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申请目的,不惜造假,材料造假、签证造假。据悉,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海外高校对中国学生的印象。一方面海外高校对中国学生敞开大门;但另一方面,海外高校的招生官审核越来越严格。据悉,近年来,海外高校纷纷加大了对中国学生签证材料的审核力度,尤其是诚信度的审核。一旦认定材料作假,该学生将被学校永久打入不欢迎的名单。 诚信丑闻频发 招生官质疑申请材料
随着近年中国留学生诚信丑闻的频繁爆出,“真实性甄别”已经被排在招生官工作任务的前列。从前两年为大家所熟知的纽卡斯尔大学学生材料造假案,到英国历史上最大的学生签证造假案再到前不久爆出的新西兰中国学生签证造假案,都是部分中国学生和某些利益集团的“作品”。因此,用“如临大敌”来形容海外大学面对中国学生的申请材料时的态度,并不为过。
2011年,国内申请本科赴美国留学的人数再攀新高达到近20万,美国排名前一百的大学几乎都因为中国学生申请者数量的激增,出现了中国学生录取标准逐年提高的现象。但对于从小就在激烈竞争环境下成长的中国学生来说,留美申请的白热化竞争或许并不是最大的难事。恶性竞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近年来美国大学对中国学生的信任度大大下降,“相信我”已经成为中国学生近年来最难以向美国大学招生官传达的信息。
美国排名第一位的公立大学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ofVirginia)招生官表示:“我们一年到头都在中国申请者诚信的判断问题上苦苦挣扎。”而美国排名第二位的文理学院阿姆赫斯特学院(AmherstCollege)的招生官则坦言:“我们不得不仔细检查每一份中国申请材料的每一个细节,不敢放过任何一个看起来像是虚假材料的信号。”
一份写得比美国高中生还漂亮的个人履历,究竟是不是一个中国学生真实的经历?答案有可能是肯定的,但对于已成为惊弓之鸟的美国大学招办官员来说,答案是打上问号的。而一旦被证明虚假,这份漂亮履历所属的中国学生也就被归入到被拒名单中,甚至可能被其他几十所大学联合加以“不诚信”的标签,即使进入美国就读后仍然可以被取消入学资格。
材料造假频繁 海外高校加大打假力度
下面是一些是近年真实发生在美国大学招生中的情况。美国大学招生办的这些举措并不是过度紧张,因为中国学生使用“代考”、“代写”对他们来说早已不是新鲜事。2011年11月,《纽约时报》在长篇报道《中国难题》(TheChinaConundrum)中指出,堪萨斯州立大学发现课堂上的几名中国学生竟然与他们早前在托福考试中注册提供的照片相貌不符。相应地,美国教育考试院ETS已紧急增设多种新措施以制止“枪手”的出现,包括多次核查考生照片、要求考生签署“诚信保证书”、将考试成绩单寄往学生高中比对等。
与此同时,手动修改高中成绩单、代老师完成英文推荐信、捏造不存在的活动经历……这些不诚信的“小动作”更是令美国大学防不胜防。对美国招生办来说,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审阅完大量的申请材料,还要试图理解中国申请者填写的中国特有的活动经历、外国人难以理解的奖项荣誉、千人千面的专有名词英文翻译……事实上并不是每所学校都有足够多的招生工作人员能够彻底核实与调查每一份申请材料。而在有限的资源下,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找到真实性的证据,很多招生办最终的做法就是对所有可疑的学生“一刀切”。
为了应对中国学生的材料造假泛滥,2001年,德国在北京设立了留德人员审核部(APS)。官方解释此部的设立初衷时表示,“审核部和德国使馆签证处合作,为中国学生和学者提供简化留学签证的程序”。但熟悉内情的人士指出,APS的主要工作就是“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德国大学录取条件,审核学习材料的真实性”。证明自己“没有造假”,这成为申请德国大学的必经流程——中国学生必须先向APS递交审核申请,获得审核证书后才能申请德国高校。
美国招生办纷纷呼吁,诚信是录取中国学生中最看重的因素之一,希望中国申请者在已经开始的新一轮申请季中提交真实、可信、可查的材料,向虚假申请材料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