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针换房子中国版,一辆二手车换到一座房子
昨天,中国版“别针换房子”的主人公张先生向笔者讲述了他的故事。用一个回形别针换得一套房子,这个想法看上去很荒谬,但加拿大的青年凯尔·麦克唐纳却通过网络和不到20次交换,就实现了这个梦想,2007年,CNN曾详细地报道了这一传奇故事。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个道理:交换能够产生价值,你眼中多余的物品,可能正是别人多方寻找的有用之物。近两年,中国物物交换网站蓬勃兴起,吸引了不少网友加入。这些网友们也成为继互联网闪客、博客、播客之后的新崛起一族:换客。最让人称奇的是,中国版的“换房子”故事也成为现实,不过,主人公是用一辆二手车交换房子成功的。
二手车换到40多平方米房子
这是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真实故事。来自银川的张先生说起这次成功的“交换”,语气里还带着得意。“我最初产生这个念头,的确是受到别针换房子的启发,看到这个故事后,我便开始在网上搜索,找到一家‘换客’网站,便把自己已经开了两年的一辆马自达汽车相片挂到了网上……”
当时,30出头的张先生因为又买了辆新车,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将这辆马自达旧车报价12万元,并提出希望“能换套房子”。“3年前房价还没那么贵。没想到真的有人来找我了,对方提出以一间开发区40多平方米的房子交换,当时那儿的房价约3000多一平方米!”
临要交换,张先生还真有点含糊了!因为当时的“换客”网站刚刚兴起,还没有实名认证等必要的保障手段。张先生是个聪明人,他找到网站当中介,由网站方面给对方进行了“实名认证”。
经过必要的前期准备,双方终于进入到实质交换环节,经过一番“砍价”,张先生以马自达旧车加2万元现金,成功换到了这间40多平方米的房子产权。“到手后我就租了出去,每月都能收1200元租金,如今这房价已升值到6000多元一平方米了!”张先生开心地告诉笔者。
第一次交换就尝到了甜头,张先生很快就成为一名真正的“换客”,不仅将自己不用的物品放到网上交换,还帮助家人和朋友交换。“我最常换的就是一些小家电,比如我曾用一个MP4换了一个大玩具熊。”据了解,除了小家电产品,各个“换客”网站上,最多的注册用户是年轻女士,服装鞋帽、饰品箱包、化妆品玩具等,成为最常见的交换产品。
别针换房子中国版,一辆二手车换到一座房子
体验快乐易物“变废为宝”
昨天,笔者登录一家换客易物网看到,在线的“换客”人数达到了13.57万人,易物总量为23.58万件,有27729个“易物请求”。在线交换成功的有用茶具换存储卡的,有用手机换音箱的,用相机换银币的,用化妆品换手镯的……真是五花八门。
这家换客易物网的站长名叫苏明宪,目前是重庆某大学的电子商务教师。苏站长说,最开始想做交换网站,是因为每年大学生毕业时,都留下很多废弃的图书和生活用品,他感到很可惜,便在校园举办了两场以物易物的活动,没想到大受欢迎,甚至很多老师都加入其中,让他认识到了“换客”的魅力。此后,他开始探索以网络形式组织交换……
登录各种易物网站,可以看到稀奇古怪的交换请求,换客们也并不完全专门追求等值交换,各种易物网站也各有特色。如“舍得网”网站在线收购二手物品,给二手物品估价,也可以在网上购买二手物品;58同城网则是以“跳蚤市场”闻名的,很多人在网上直接转让或出售二手物品,网站还不定期在各地推出落地的二手物品跳蚤市场。据了解,58同城网近两个月二手频道的每日发帖量在20万左右,其中家具、家电、数码类物品交易最活跃。
目前易物类网站为“换客”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而换客的主要群体是熟悉网络的年轻人和学生,他们大多选择网络挑选后通过QQ或其他方式联系后,当面验货、当面交易。
已知的交易最多的一名“换客”有300多次交换经历,他提出交换的物品包括手机、耳机、旧粮票等等,交换也让他“意外收获”了十多个好朋友。很多换客都没有明确的换物目标,在换品要求上写着“只要喜欢就换”、“换有趣的好玩儿的”等等。
法新社记者今年也曾报道,有位年过60岁的德国老太太,当“换客”上了瘾,她原本打算体验不花钱的生活12个月,最终却通过“交换”不花分文的过了15年。
交换中蕴含着的经济学原理
一个饥肠辘辘的饿汉看到一个馒头,他可能会用手上的宝石来交换馒头。因为此时此刻那个馒头比他手上的宝石更能让他感到幸福。我们都学习过的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生产的发达,是为了交换便利。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因此,无论是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收益预期,对手中的商品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或者与社会其他经济个体的资源进行利益交换,在这种交换中能够实现原有资源的升值。
别针通过交换最终变成了一栋别墅,似乎给以车换房的“换客”们打开了人生中的另一个篇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了梦想,就要勇于实践,才能将其变为现实;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它蕴含着“信息互相传递,就能创造更多价值”的朴素道理。他人需求的信息,可能隐藏着难以估量的价值,也同样隐藏着“人生的机会”,只有少数勇于实践的人才能抓住这样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许商品的交换会在人类社会一直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