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 中国父母近八成都愿送孩子出国留学
2013大学生的就业难让人不禁感叹“读个大学着实不易”,但是为了能在优质幼儿园报上名,排队三天三夜拿号的现象在各大城市都在上演。 想到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漫漫求学路,正在职场打拼的父母们对子女教育和前途难免心怀焦虑,不少人动了“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念头。在六一儿童节前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8.4%的人说,没打算送子女出国读书。
有607人在一周内投票,表达职场人士对子女海外求学的态度。用工荒、老龄化,看似年轻人将有更多职业机会和选择空间,但是现在孩子们在学习上必须的时间精力和拼搏劲头超过了以往任何的时候。不少家长眼见拼不动或者不屑拼,转而考虑海外教育。76.8%的受访者说,他们有送孩子海外读书的考虑。
纠结家长的不只是“快乐学习”还是“寒窗苦读”的培养态度,如果出国学习,是否陪读?陪读是不是要放弃工作?58.0%的受访者表示,孩子出国读书,但家长不想陪读。这意味着这些受访者的孩子多数在18岁之后送出国。
调查发现,获得海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回来后能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是多数父母愿意准备百万元送子女出去念书的最主要原因。其次,不少家长考虑让家里的独生子女远离所依赖的环境,能独立生活,最终在职场上能独当一面。
受访者说,陪读不能让孩子独立。但是有46.3%愿意送孩子的受访者表示,舍得钱,舍得孩子去海外“吃苦”,但对舍弃自己的工作而去海外陪读心有恐惧,害怕自己比孩子更不适应海外的生活。有能力送孩子出国的家庭经济殷实,父母中至少一人事业有成,薪酬不低。15.8%的受访者说,为孩子舍弃已有不错的生活和工作, 又不能很好地享受国外生活,不值得。
调查同时显示,如果海外陪孩子读书, 妈妈们成为首要的陪读人。607人中16.9%的人计划“牺牲”妈妈,陪同孩子海外求学。这或者与家庭中父亲的收入较高有关,但也因为“陪伴孩子主要是中国母亲责任”的观念不无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 陪读的现象不只是发生在海外读书的孩子身上,国内异地读书, 家长陪读现象亦日趋普遍。特别在国内,环境适应相对比较容易,看似陪读的成本要低得多。陪读既是为了全身心照顾和教育孩子, 也有不少人为了避开国内职场的压力。但是陪读一般都要辞职。有的家长还要分居两地,购买高价学区房……
而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的操心和自觉规划,正在导致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长大的“彼得潘症状“。即因为少时物质生活普遍不缺,没有受过多大挫折,习惯享乐,而在成长后无法适应社会的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不愿成为大人世界一分子,比如为逃避就业难不断读书,读了本科读硕士,读了硕士读博士等。工作后自我中心,拒绝与人合作,一受到批评就随即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