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出国爱选的十大专业_热门专业-查字典留学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 留学网首页 >> 院校专业 >> 热门专业 >> 中国人出国爱选的十大专业

中国人出国爱选的十大专业

发布时间:2013-08-11来源:查字典留学网

中国人出国爱选的十大专业

“酿”造未来 啤酒的魅力不可抗拒,三位中国留学生在魏恩施蒂芬大学的酿酒设备旁踌躇满志,他们漂洋过海来到德国巴伐利亚,攻读啤酒酿造专业硕士学位。

留学大调查:到国外学什么?

宿舍里,中国学生围在一起打麻将;在禁烟宿舍里,很多中国学生聚在一起抽中国烟;派对舞会上,女学生身着修长的露肩礼服,脚踩缀满水钻的细高跟鞋,膝盖微微地弯曲着……

“不知身在何方”,由美国女孩、俄亥俄大学视觉传播专业研究生黛西·霍尔多夫拍摄的这组照片在今年美国大学生摄影年赛中获奖,却给不少中国家庭带来震动。真实的留学生活,都是这样吗?在海外的留学生虽然有“数量”上的保证,但谁能来确保他们的留洋“质量”呢?

当下留学生数量逐年递增,留学教育已成为传统教育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人才输出端口,无论最终被贴上了“人才”标签的留学生选择哪个出口,从“走出国门”到“走出国外大学校门”的每一步,他们要思考与面对的问题始终是: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十八岁出国最合适

39.1%的受访者认为出国留学最佳时段在“大学本科阶段”,20.8%的受访者认为在“高中阶段”

“他们被扔到这样一个文化融合氛围并不理想的地方。在这里,通向文化交流的桥梁并不多。”黛西曾对中国媒体记者坦言,通过“不知身在何方”那组照片,她试图表达的是,那些中国学生即使身处俄亥俄的雅典小城,却仍不知自己身在何方。在她看来,那些学生并未完全适应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他们更倾向于中国式生活,但又不可避免地被这些经历改变,于是游走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经验和美国小镇没有约束的生活中。

在这位美国女孩的眼中,中国很多父母为儿女留学花高价,希望儿女学有所成,前途无量,但这些孩子们被迫学习异国文化,从父母那里感到的压力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

本科生尚且需要面对这样的压力,留学大军中年龄层次、文化水平更低一些的高中生、初中生,或者是小学生呢?他们会不会遇到类似的尴尬?

“刚到美国的那段时间,我每天早上睁开眼睛,都会特别疑惑地问自己,我到底来自哪里?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的爸爸妈妈哪里去了?”去年3月,17岁的张晨还坐在武汉市的一所重点中学里上课、读书,而半年以后,他竟在“不知不觉”中坐到了大洋彼岸的课堂里,而这一切,都是父母为帮他避开高考这座独木桥而“积极运作”的结果。

出国留学的最佳学龄段应该是在什么时候?

2012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显示,39.1%的受访者认为出国留学的最佳时段是在“大学本科阶段”,20.8%的受访者认为是在“高中阶段”,17.3%的受访者认为是在“硕士研究生阶段”,10.3%的受访者认为是在“初中阶段”,8.7%的受访者认为是在“小学阶段”,而仅有3.7%的受访者认为是在“博士研究生阶段”。

《小康》调查同时也在新浪网推出,在受访者群体更为年轻化的网络调查中,选择“大学本科阶段”的同样最多,占比36.1%;但略有不同的是,选择“小学阶段”的排到了第二位,占比“高达”22.3%;接下来依次是“高中阶段”(18.7%)、“硕士研究生阶段”(12.1%)、“初中阶段”(8.8%)和“博士研究生阶段”(1.9%)。——可见,在年轻人的观念中,留学还是“要趁早”的。

天津市一家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师孙丹接触到的学生中,小学生、初中生去参加英语培训的目标都是直指留学,“在年轻的父母看来,留学是下一代孩子们的必经之路,所以要早作打算。”

7月初,全球中国联接第四届亚洲峰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在“高等教育体制及其创新”小组讨论中,Zinch中国区总经理黄莹表示,她从Zinch的业务中发现了两个趋势,一是根据官方统计,在中国 “想要赴海外学习的人”数量在以每年25%的速度快速增长;二是这一人群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定居于北京的中央电视台外籍专家和节目顾问莫大伟也发现,现在很多中国家长认为“钱可以解决所有事情”,因为不想让孩子辛苦地“参加高考”,便花很多钱让孩子上特殊高中或者干脆去美国读高中以便提前适应美国的教育体系。

对于这种做法,刚刚出版了《为什么送孩子去美国读书》一书的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路军却并不完全赞同,“不少家长认为,没有必要让孩子在一个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体系里面挣扎,既然大学要到国外去上,就不如早一点融入西方社会,可能孩子的成长会更自由、快乐,身心发展会更健康。这就忽略了一个文化差异的问题,如果孩子年龄小,中国文化根基还没有打牢,自我认同、价值观、行为方式等还没有定型,就突然进入另一种社会模式,他可能很快就会被西方文化全面洗礼,进而导致自我认同的尴尬,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有一种茫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路军举电影《李小龙》中的一个场景为例:李小龙获得了美国国籍,找了一个美国女友,但是他的准丈母娘不接纳他,他很生气、不解,他女朋友的母亲解释道:“You are the U.S.A. citizen, but you are not American。”(你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但你不是美国人。)

“很小就走出国门,去国外留学的孩子,往往会面临这样的尴尬,人们把一部分留学生称作‘banana(香蕉)’,黄皮白心,他的外貌是黄种人的,而内心、价值观、行为方式却完全被西方社会同化,这属于一种严重的文化放逐,是个人的尴尬,把他们送出去的家庭也会面临尴尬。”在路军看来,哪个学龄段最适宜出国留学,不能简单地仅从教育本身来看,还得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我赞同大部分人的观点,在本科阶段出国留学还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十八九岁的孩子的中国文化根基比较牢固了,对文化的断裂危险就会大大降低。”

名片上印着“让900所海外名校找到你”的黄莹,在Zinch中国所做的工作是帮助海外的学校,在中国找到合适的学生。因为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很多海外学校欢迎中国学生去他们那里学习,但却不知道如何吸引中国学生。

在“寻找学生”的过程中,黄莹接触了不少年龄在40岁左右、有不错的经济能力的家长。他们也认为孩子越早出国,适应能力就会越强,而且提前去国外读高中,进入排名比较靠前、名气比较大的高校的几率会大大增加。黄莹告诉《小康》记者,这些虽然都是事实,但她还是建议本科阶段再出去留学,因为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也非常值得学习,“如果准备提前出国,孩子年龄较小,就要综合考虑孩子的性格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成型程度,如果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留学时间稍晚就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选择合适的留学生活。”

六成人想去美国读书

“周围到处都是好机会,怎样才能找到最适合我和我最感兴趣的?”

两年前,《小康》杂志曾收到一封“斯坦福来信”(详见2010年9月1日出版的《小康》杂志“中国教育小康指数”栏目),来信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一年级学生舒夷白。2008年秋天,当时在清华大学读大一的她决定申请美国大学2009年秋季的本科入学,最终她被位于加州,与哈佛、耶鲁齐名的私立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录取了。她说,那一年,她的视野和看待世界的方式被改变了。

现在,舒夷白已经是本科三年级的学生了,攻读经济学位所需要的180个学分,已经基本修满。之后,她可以申请毕业,也可以留在学校再多学几门课程。回顾三年来的留学生活,这位从小到大一直都很优秀的女孩说,她最大的体会是:在国外要独自面对、处理很多事情。尤其在美国的高校里,几乎周围的所有人都会鼓励你,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那是一种鼓励自信、鼓励创造力的文化,即便是你眼中、心目中的‘大人物’,也乐意真诚、平等地和你交流,很开放,也很包容,人与人之间也比较容易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在这种与中国“谦虚、低调”完全不一样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中,舒夷白也独自面对过一些相当难迈过的“坎”。在她看来,语言和文化都不是她最在乎的,“这些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但并不难克服。”舒夷白说,“让我困惑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是,我的周围到处都是好机会,怎样才能找到最适合我和我最感兴趣的?”

舒夷白眼中的“好机会”,有的是学习方面的,更多的是社会实践方面的。现在的她,正按照自己的想法,独立地在做一个教育类的项目,“去年我有过和其他人合作类似项目的经历,今年恰好有一个斯坦福东亚语言与文化系支持的项目,我就申请下来了。” 舒夷白想让准备留学的中学生们,有更多机会提前了解美国大学的文化。

斯坦福的讨论课让舒夷白获益很多,因为体验过中美两种教育体系下完全不同的课堂环境,舒夷白更希望把美国课堂那种需要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自由讨论的品质带给中国的学生,所以通过这个项目,中国学生可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两周的体验。当然,在宣传、招生、教学等一系列过程中,舒夷白也并非“独立”完成,她需要合作,“我得到了系主任的支持,又请了大一时给我上人文课的一些老师,我们一起来合作这个项目。”而在做这个项目时,她同时又体验到了什么是所谓的“领导能力”——“领导能力并不是要求你成为一个团队中最耀眼的人物,你把一件事情做好,并且和其他人也合作得非常好,也是一种领导能力。”舒夷白说。

求学于美国西岸的舒夷白在三年间收获了知识、自信、创造力、领导力等等,而已经毕业于美国东岸的顶级研究型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王林,则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概括自己的留学收获与感受,“收获知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大的收获在于长了不少见识,丰富了自己的思想。”

或许,这些留学生们的学有所获与学有所成,就是吸引更多后来者走上留学之路的原因之一。《小康》调查显示,55.7%的受访者认为,最理想的接受教育的地点是在国外。而排在“中国人最心仪的十大出国留学地点”首位的则是美国(63.9%);排在第二位的英国(37.2%)则比美国少了26.7个百分点;排在第三位的是加拿大(25.1%);紧随其后的是亚洲国家新加坡(23.1%);澳大利亚(20.1%)、德国(18.9%)、法国(12.8%)、日本(12.2%)、韩国(7.6%)、新西兰(7.3%)则分别排在第五至十位。

王林现在的身份是志远天翔留学咨询公司总经理,据他介绍,请他们公司帮忙留学申请的学生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想去美国,想去英国、加拿大留学的则各占20%左右。“这三个国家的几所顶尖学校的门槛,都还比较高,想去加拿大的人多是因为加拿大不仅教育质量不错,而且移民相对容易,尤其欢迎高学历人才;选择新加坡可以离家稍近一些;澳大利亚对入学的把关不是特别严格,属于比较容易申请的;德国则是在学费方面比较有优势,基本上可以免除学费,只是需要考德语;选择去法国的基本上分两种,一种是要学法语的,一种是想读商学院的,因为法国的商学院很不错。”王林说。

黄莹则认为,若是《小康》调查的时间再提前几年的话,结果一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早些年,去英国和澳大利亚留学的人更多一些,美国签证政策放开后,才成为了留学的热门国家,当然,美国的优势是创造性比较强,工作机会也比较多。”

用两三年的时间选择“学什么”

留学最钟情的三大专业:金融工程、计算机科学、MBA

留学生们“情归何处”?

在“中国人出国留学最钟情的十大专业”排行榜中,高居榜首的是“金融工程”(35.8%),其次是“计算机科学”(27.0%),接下来依次是“MBA(只有研究生院)”(25.7%)、“经济学”(24.7%)、“信息管理”和“心理学”(均为24.3%)、“电子工程”(20.2%)、“环境与土木工程”(16.2%)、“食品与营养科学”(16.0%)、“生物医学工程”(15.4%)。

刘星是2003年3月“偶然”去韩国读书的,从大连一所高校毕业后,她本想专心考研进入上海的一所大学。恰巧赶上韩国金乌工业大学去大连招生,刘星匆忙递交了申请,结果顺利地被录取了。“学校给的政策和条件都非常好,每学期学校会提供8000元人民币作为补助。此外,每月教授还会给1500元人民币左右,到我毕业的时候,涨到了每月四五千元。所以生活方面的问题完全不用操心,可以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刘星回忆道,“总体来说,学习的压力并不大,去韩国之前,我并没有学过韩语,学校也不要求我会,到了学校后,教授给了我三个月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下的学习生活。”

刘星学的是高分子材料专业,需要做大量的实验。韩国教授并不会告诉学生要用哪些基础知识去完成实验,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实践。最终,适应了这种不一样教学的刘星,不仅在韩国完成了硕士学习,还攻下了博士学位。

供职英语培训机构的孙丹,10年前在天津的一所高校读大一,她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但想换专业,对其时的大学生来说,简直是无法实现的任务。孙丹转而前往英国,“追寻”到了自己钟情的专业。舒夷白有着和孙丹相似的经历,她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英语专业,但她却想学经济,而转到清华经管学院去读书的愿望,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她也直接“转学”到了美国斯坦福。

“在国外,换专业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舒夷白向《小康》记者介绍说,“国外高校学制很灵活,只要修满学分就可以申请毕业,而在180分的学分里,有55分是通识课程的学分,学校鼓励学生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去自由地选课,而非仅仅强调专业课程。”

在斯坦福,可以到大二的时候再开始慢慢决定自己的专业选择。舒夷白说,“我有个同学,在大二的时候还很迷茫,不知道该学什么专业。她在一个假期里换了四五次专业,而且跨度特别大,从工科到社科,再到人文。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找到相关专业的教授,让他同意你去读那个专业,就可以了,手续非常简单。学校也鼓励学生换专业,有的同学,直到大三,才基本确定了自己的专业,而这在国内高校是不可想象的。”

留学下一步,怎么走?

42.6%的受访者认为最理想的留学出路是回国创业

在国外大学完成学业后,下一步,怎么走?

面对祖国的召唤、家庭的呼唤和国外精彩世界的诱惑,留学生的内心将会“走”向何方——这是一个比“身在何方”更需要答案的命题,因为从国外学府输出的被贴上了“人才”标签的留学生最终可以选择的出口有很多。

《小康》调查显示,42.6%的受访者认为,在国外大学完成学业后,最理想的出路是“回国创业”,20.7%的受访者认为是“留在当地找工作”,18.4%的受访者认为是“回国找工作”,14.9%的受访者认为是“在当地创业”,还有少数受访者选择“到非留学所在国家的别国就业”或“其他”。

经过一番挣扎、思考、选择,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王林最终选择了回国创业,“没有出过国的人,可能认为国外哪儿都好,不管是环境还是社会保障,其实并不完全如此。”王林说,“国外是往上走有极限,往下走也有极限,除了乔布斯这样的人外,其他人即便特别出色,也‘不过如此’,年薪25万美金,就算是很有钱了,而特别不如意的,也有2万美金的年薪。在美国工作,刚开始会觉得比较稳定,但时间长了,就觉得发展空间不够大了。像我这样的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刚毕业时能拿到五六万美金的年薪,五六年后能拿到10万美金,再过十年最多也就能拿到14万美金了,不会再高了。”王林坦言,因为语言的限制、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想在国外发展到很高的层次,困难重重。

为了吸引留学生回国创业,国内也打造了不少海外人才归国创业的国家级平台,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的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平台。据统计,2000年首届海创周至2011年中国海创周的11年间,共有6800多名海外学子通过海创周回国就职,有3200多名海外学子通过海创周回国创业,共创办企业2100多家。

今年6月29日,第十三届海创周在大连开幕,期间共吸引到54个海外华人团体、1800多名留学人员参会,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留学人员占90%以上,携带项目近800个。截至29日,签约项目共计800项,其中合同214项,项目意向书586项,签约金额23.319亿元人民币。组委会还依托教育部和科技部资源,通过与驻外使领馆建立长期联系,组织推荐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体归国创业,从而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开辟新途径。

“不论你飞得多高多远,回家总是快乐的”,这是海创周的主题口号,也许,这句话恰好说出了那些选择“回国创业”或者是选择“回国找工作”的留学生的心声。而在对回国创业的留学生的采访中,留给《小康》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留澳硕士、大连天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根说的,“我们有信心在国内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中国人最心仪的十大出国留学地

1 美国63.9%

2 英国 37.2%

3 加拿大 25.1%

4 新加坡 23.1%

5 澳大利亚 20.1%

6 德国 18.9%

7 法国 12.8%

8 日本 12.2%

9 韩国 7.6%

10 新西兰 7.3%

《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中国人出国留学最想深造的十大专业

1 金融工程 35.8%

2 计算机科学 27.0%

3 MBA 25.7%

4 经济学 24.7%

5 信息管理 24.3%

5 心理学 24.3%

7 电子工程 20.2%

8 环境与土木工程 16.2%

9 食品与营养科学 16.0%

10 生物医学工程 15.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