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澳大利亚生活用品
[小编按]
怎么办理护照
第一步先去档案存放处开证明。
第二步拿着开出的档案存放证明到户口簿所在地的派出所,给你填好的表格盖章,表格可以在出入境管理处免费领取。
第三步拿着户口簿、身份证的原件、档案存放证明、照片(一定是纯白底的二寸照片)、盖章的表格去出入境办理护照。到达到,将户口簿和身份证复印一下,将所有材料交于服务警员即可,办护照的本人一定要去。
移民澳大利亚生活用品
有朋友移民澳大利亚,来之前询问,有哪些东西是必需带来的?他们在拟定一个单子,目标是能不带的就不带,该带来的可不能落下。想了想,最后也算是提了一些比较中肯的建议,不仅总结了我们当时的经验教训,还提醒朋友哪些东西是我们没在澳大利亚买到,后来由家人和朋友捎来的。
东西是不算大,倒是从某种程度上充分反映了我们在海外的生活需求。我们两口子是地道的山西人,喜欢面食。只是平时懒得和面,就总吃米饭,但总有嘴馋的时候。于是妈妈特意托人带给我们一种超小的压面机,专压饸饹面。这个小压面机和老家的饸饹床是不能比,不过把面稍微和软一些,压给两个人吃,还是很不错的。吃上了饸饹面,就开始想念刀削面。可惜我这人胆小,实在是不敢拿着刀直接往锅里削面。公公婆婆来的时候,干脆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特制的小刀片,拿在手里,轻轻刮面团,面就削出去了。
话说家人这些年,隔三差五的也捎来不少五花八门的东西,小到蒸馒头时用的笼屉布,大到怀孕时穿的防辐射衣。孕期,我每天都穿着防辐射衣,搞得澳大利亚同事莫名其妙,他们实在是无法理解这么件衣服能有多大的防辐射本领,而且竟然折合100多澳元,相当于两周的午饭钱呢。这些东西里,最可笑的当属套在马桶上的垫子。冬天上厕所怕凉,就去各大超市、中国城的商铺搜寻马桶垫,结果哪儿也找不到。最后,还是妈妈善解人意,一通国际长途打过去,隔天就给我们买好了。
其实,我们也是在真正的生活当中,才慢慢发觉原来有时候我们异常渴望拥有的东西竟然是那么琐碎,或者说,微不足道。在给朋友的建议里,先生强烈要求他们带一套理发工具。朋友不解:澳大利亚还找不到一个理发的人?先生说,你愿意花20几澳元理头吗?朋友当下对算汇率,说:好吧。
很多人大概想不到理发居然会成为先生一段痛彻心扉的经历,而且但凡有人问出国带什么,他必提理发工具。我们刚来澳大利亚的时候,准备了不少东西,大包小包的,只是从来就没想过理发还是个事儿。等他头发长长,想要去理发店的时候,才发现理个发需要预约,价格还挺贵。那个时候出国时间不算长,我们买东西有个不由自主的习惯,一看到价格,就换算成人民币。去了好几家理发店,不洗头、只理发,价钱都不低于20澳元。先生不大情愿花这笔钱,于是格外想念以前在上海时,他常去的一家小区理发店,价格实惠,服务到位,理完了,还给吹好。
忍了一个礼拜没理发,头发渐长。无奈之下,先生自己拿着剪刀,对着镜子把前面比较长的部分修了修。继续忍,实在受不了了,去超市买了一套理发工具。普通的一套理发工具竟然比理一次发还便宜,先生更加坚定了自力更生才是正道的想法,更何况还有我这个聪明的学徒可以培养。买回工具的当天,他就搬好椅子坐在阳台上,开始兴奋地给我灌输怎么使用电推子、怎么用花剪修头发等理发常识。说实话,说着容易,下手难。我拿着剪子在他身后转来转去,实在是不知道这头一剪从哪儿开始。先生说,听说过小和尚剃头拿冬瓜练习的故事吗?你就当我的头是颗冬瓜,练习练习基本功。剪坏了,我也保证不会批评你。在他的催促下,我终于剪了。最后怎么剪完的不知道,反正结果是,他戴了一个礼拜帽子。
那段时间,为了剪头的事儿,我竟然产生了心理压力。不仅盼着他的头发长慢些,还随时打听哪里有便宜的理发店,尤其是崇拜会给家人理发的人。我也下过决心,想要把理发这个活儿练好,还跟家里人吹牛。妈妈说,算了吧,别心疼那点儿钱,理个像样的发型,出门也体面。给先生大概又理了两三次以后,两人吵翻了。我嫌他太啰嗦,在我理发的过程中,总提建议,总指挥我该怎么样怎么样。他嫌我不听指挥。一气之下,自己去了理发店。
之后,我们也慢慢想开了。先生开始自觉地定期去理发店理发。最初,是开车到比较远的一家韩国理发店,主要是询问了多家理发店后,包括大学附近的还有中国城的,都没找到低于20澳元的。而这家韩国店,雇用了几个拿临时工作签证的韩国游客,理发是为了赚些钱在澳大利亚旅行。他们理得还不赖,在12澳元左右。唯一让我好笑的一点就是,理了发的先生看起来有些像韩国人。后来,离家不远处开了间韩国理发店,理发师可比那些游客专业多了,能够按照先生的要求来理,当然价格也要贵一些。这个时候的先生,已经过了“铁公鸡”的阶段,当然觉得形象更重要一些,也不用开车跑那么远。
回头想想,也许来澳大利亚的头一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连交个谈得来的朋友都不容易,内心的压力与失落,又不敢告诉国内的亲人。等告别了最为迷茫的日子,工作稳定了,心里开始有底的时候,也就不再那么抠门儿,不再觉得20几块钱理个发是个多纠结的事情了。而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也不再总把价格兑换成人民币了。
对于上面提到的即将来澳的朋友,除了提议让他们带一套理发工具之外,先生还再三嘱咐,没事儿的时候一定要在家练习怎么理发,手艺精,工具才能派上用场。尤其是刚来澳洲的阶段,找工作不容易,会理发还能赚点儿零用钱。我们身边一位真实的故事就是:国内来的某位访问学者的太太,在家没什么事儿,抽空就给住在附近的中国同胞理发,一次只要5澳元。她和家人回国之后,几位朋友在公园里碰到,还直感叹,什么时候能够再来一位理发手艺好的同胞?
去年,我们又结识了一对来自北京的夫妇。他们也是面食爱好者,比较大的一个困惑就是,怎么到处买不到足够大的和面板和足够长的擀面杖?别说他们,我们来了这么些年,也一直没买到合适的。父母公婆探亲期间,每次给我们做面条,都说太费劲儿。而他们离开的时候,也都信誓旦旦地表示:下回探亲一定给扛个大面板和擀面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