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心声:风雨无阻 无悔付出
《一个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心声:风雨无阻 无悔付出》新闻由人民日报海外版06月26日报道。 光阴似箭,在爱尔兰科克大学孔子学院一年的志愿者生涯转瞬即过。但那300多个日日夜夜,那情同手足的志愿者同伴,那一次次克服困难后的欢喜,仍历历在目。这一年,我是否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一个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心声
尹冬民
本文作者(右四)与所任教的爱尔兰rockwell学院的学生合影。
在他乡
“那年你踏上暮色他乡,你以为那里有你的理想,你看看周围陌生目光,……你忍不住地哭出声响……”
在他乡,我们时常想家。大部分志愿者都是第一次出国,第一次远离家乡,我也不例外。
首先,要适应国外环境,尤其是语言等人文环境。我们许多人的英语是“哑巴”英语,突然来到完全陌生的英语环境有些胆怯,更加不敢开口。其实在当地人看来,毕竟我们是外国人,说得不标准也能理解。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有意识地多讲多练,进步是显著的。爱尔兰人对中国人很友好。走在街上,人们会对你相视一笑,抑或打个招呼,甚至主动问你:“是否需要帮助”,这令远离家乡亲人的我感受到暖暖的情谊。
一个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心声:风雨无阻 无悔付出
其次,要适应饮食上的差异。我是北方人,习惯以馒头等面食为主食,而爱尔兰人主要以肉和奶制品为主要食物,蔬菜、水果较少。好在当地有几家中国超市,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4个志愿者来自不同省份,每到吃饭的时候各显其能。在饭桌上分享美食、交流所得,其乐融融,我们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另外,要适应国外与国内教育方式的差异。以爱尔兰中学生为例,汉语是选修课,基本是每周一次,开课时限由10周到一年不等,整体上以兴趣教学为主。爱尔兰学校的课堂十分活跃,学生不喜欢那种填鸭式的、以知识为主的授课方式。我开动脑筋,开拓思路,鼓励为主、增加互动、游戏穿插等成为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体会到,海外汉语教学不是难在知识的讲解上,而是难在如何进行讲解,如何做到寓教于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