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假洋文凭骗局”受害者讲述受骗经过
学校名称:哥伦比亚管理大学 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所在位置:新加坡,
学校设置类型:
创建时间:2000年
学历:
学校性质:公立
学生人数:7500人
院校地址:
《北京“假洋文凭骗局”受害者讲述受骗经过》新闻由中国青年报06月29日报道,查字典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转载。 本报记者 来扬
犯罪嫌疑人为“美国理工大学”招生准备的“话术单”。 本报记者 来扬摄
6月20日,中国青年报刊发题为《两百多名高管身陷假洋文凭骗局》的报道,披露了北京市海淀区破获了多起涉嫌利用国外假学历实施诈骗的案件。报道刊发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在燕园资源大厦4层办公地点的标牌也被取走。
中国青年报记者曾试图联系假洋文凭骗局受害者了解其受骗经过,但多数受害者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近日,经相关案件承办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饶明党的协调,中国青年报记者联系上一位假洋文凭骗局的受害者范蓉梅(化名),请她讲述了受骗经过,并谈了她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他们的招生宣传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设置的”
范蓉梅是北京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此前,她参加了所谓的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工商管理博士(DBA)项目的课程学习,并为此支付了近10万元的报名费和学费。但在学习结束后,范蓉梅和她的一些同学发现,他们所获得的博士学位证书只是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自行颁发的证书,而该学院本身并没有授予学位的资质,于是,便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北京“假洋文凭骗局”受害者讲述受骗经过
范蓉梅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犯罪嫌疑人在向潜在客户宣传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及其相关项目时,使用了“偷换概念”的手法,引导他们相信其宣传内容。
“他们的招生宣传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设置的。”范蓉梅说,“首先,一个教育机构是要在政府注册的;第二,它要有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资质;第三,它得有中国大使馆的认证。”
这种思维方式,或许是不少没有海外留学、生活经历的企业高管相信其招生宣传内容的原因之一。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等洋高校的招生宣传材料中看到,他们都会强调自己具有“权威认证”,例如美国州政府或州教育局的认可、美国高等教育学术评定委员会的专业认可、国际认证理事会的认可、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对该高校的文凭认证,等等。
据雅力国际教育首席执行官胡靖介绍,在美国,管理教育的职责是下放到每个州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来管理大学教育。美国教育部并不认证大学,这与我国的情况是有差别的。同时,在美国成立注册一个大学较为容易,这就给“野鸡大学”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北京“假洋文凭骗局”受害者讲述受骗经过
因此,虽然一些洋高校的招生宣传材料中宣称的“获得美国某个州的认可”等内容是真实的,但它们并不能成为其具有授予学位资质的依据。
“犯罪嫌疑人是在偷换概念。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并不是一家可以授予学位的教育机构,而只是一个培训班。它确实有一个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认证,但这一认证其实跟授予学位的资质风马牛不相及。”范蓉梅说,“然而,犯罪嫌疑人把所有的这些材料用中文给你排列在一起,一些不了解教育培训业务的人很难去甄别它是否正规。他们一定会受骗的。”
为了进一步获取潜在客户的信任,犯罪嫌疑人还会向他们出示承诺书。
记者在一份2010年9月由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在中国的招生代理机构出具的承诺书上看到,其中有“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的名称系在美国纽约州合法注册的学府、非营利性机构”,“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具有独立颁发DBA学位证书的资质”等内容。承诺书还载明:“承诺人保证,上述承诺均真实准确,若任何一条不能兑现或失实,承诺人保证无条件退还所有报名学员所交的所有费用。”
北京“假洋文凭骗局”受害者讲述受骗经过
然而,承诺书载明的部分承诺是附期限的。例如,上述承诺书称,“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是经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HEA)认证并在其数据库可被查询到的有资质的学院”。但随后注明,“2013年5月才能在CHEA查到”。
记者问:“你们当初有没有想过去教育部的网站上查询这些洋高校呢?”
范蓉梅告诉记者,犯罪嫌疑人在一开始就事先说明了,“除了在中国没有备案外,在其他地方都有”。
“他们骗也是骗了好多年的,相关的套路都比较成熟。比如说,懂中文的人最容易做的就是在中国的教育网站上查询,但他事先就跟你说明了,我还没有在中国备案。如果他在其他国家有备案的话,就要求你有一定的英文水平,到国外的网站或机构去查证或检索。但大部分学生的英文水平有限。” 范蓉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