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垂在西太平洋上的菲律宾,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群岛之国。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由71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人口9200万,基本上都属亚洲族裔,分属90多个不同的民族。体形矮小、肤色黝黑的阿埃塔人虽是土着,但人数很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来自亚洲其他地区移民的后裔。
新郎穿着长袖紧身的国服巴隆他加禄衬衫,新娘穿着圆领耸肩的国服特尔诺连衣裙,他们携手走进西班牙人修建的巴洛克式天主教堂,并肩站在用美国英语主婚的神父面前,用英语庄严盟誓。这是菲律宾常见的婚礼场景,展现了这个东南亚国家独特的亚欧美三重文化色彩的相互交融。
从公元前上千年开始,马来人就从马来半岛和周边岛屿迁移而来,先是带来原始宗教,后来带来从阿拉伯人那里接受的伊斯兰教,并在苏禄群岛、棉兰老岛等地建立苏丹国。从公元3世纪开始,又有印度人和华人迁移而来。印度移民带来的是佛教,中国移民带来的则是先进的农耕、手工技艺以及儒家文化。这些外来移民之间以及他们同当地人之间相互通婚,使菲律宾成为一个多民族混血的国家。现在,马来血统的人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80%。他们依照先祖的不同来源地和生活习俗,分为七十多个民族。其次是华人血统的人,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左右。但是,纯正的华人所占比例不大,大多是与其他民族的混血者。其中最着名的,有菲律宾民族英雄何塞黎萨尔,前总统克拉松阿基诺夫人,她的儿子、现任总统阿基诺三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菲律宾形成一个以马来血统为主的诸多亚洲民族的大融合。民族的大融合,必然带来民族文化的大交汇。现今菲律宾流行的民居,是在原着民竹屋椰篷的基础上,改用砖石材料建成的。菲律宾的国服,是以他加禄人的衣饰为基准,吸收其他民族的某些长处,稍加改良而确定的。菲律宾人喜爱的液汁木薯、蕉叶包饭等食品,是运用不同民族的烹饪技艺制作的。菲律宾现有语言70多种,大多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但吸收了包括华语、古印度语在内的多种民族语言的词汇。全国统一使用的菲律宾国语,是以最广泛使用的他加禄语为基础,吸收其他一些语言中的优秀成分在1959年创立。
菲律宾社会文化的底色虽然多彩多姿,但本质属性还是东方的。从16世纪开始,菲律宾先后沦为两个西方大国的殖民地,其社会和文化受到猛烈冲击,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
1521年,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奉西班牙王朝之命,率领远征队从美洲向西航行,旨在寻找印度,却意外地发现现今的菲律宾。1542年,西班牙探险家鲁伊洛佩斯德比利亚洛沃斯踏上菲律宾中东部的莱特岛和萨马岛,以西班牙王子菲力普的名字将其命名为菲力纳斯。菲力纳斯后来演化成菲律宾,用来指称整个菲律宾群岛。1565年,西班牙开始对菲律宾实行殖民统治。它奉行一手挥长剑,一手执圣经的策略,在长达330多年的时间里,给菲律宾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菲律宾涂抹上一道浓重的拉丁文化色彩。
西班牙首先向菲律宾派来大批远征军,到处修建哨所、要塞和城堡,维护其殖民占领,镇压敢于反抗的本地人http://flbym.533.com/。随后,西班牙就推行心理教化,广泛传教。1569年,登上西班牙王位的菲力普王子下令,所有菲律宾人均要皈依天主教,违令者以异教徒论罪。同时,他派遣教士上万名,在菲律宾各地建立教区,修建教堂,宣讲天主教教义。到18世纪,天主教基本上成为菲律宾全民性宗教。菲律宾的天主教会是维护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掌握着很大一部分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教育权力。它不但占有大量肥沃土地,出租征收高额税款,还经办各种文化、教育、慈善设施,特别是开办各类学校,灌输崇信上帝、忠于王室的信念。但是,出乎其意料的是,教会及其兴办的学校也为菲律宾培养了一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们之中很多人,诸如何塞黎萨尔和安德烈斯博尼法西奥,都成为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士和埋葬殖民统治的掘墓人。
菲律宾现在是亚洲唯一的天主教国家,80%的人信仰天主教。菲律宾天主教会经办有多家全国性报刊、电台和电视台,几千所各类学校,逾百万学生在其中就读。天主教在菲律宾拥有巨大的政治与思想影响力。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西班牙将菲律宾变成了殖民地,但却没有使它像很多拉美国家那样成为西班牙语国家。西班牙王室曾规定,西班牙语是殖民地基础教育的必修课。但菲律宾殖民当局和教会并没有认真执行这一规定。西班牙语只在有机会接受殖民文化教育的知识阶层中流行,西班牙语的不少词汇,特别是宗教、法律、音乐等方面的词汇,则被菲律宾不少本土语言借用。殖民当局虽然没有强行推广西班牙语,但却强制实行菲律宾专名西班牙语化。从菲律宾这一国家称谓,到不少城镇、街区和道路的名称,都改用西班牙语命名。1849年,殖民当局下令,每个菲律宾人必须在本民族语言的姓名之前,再加上一个西班牙语的姓氏。这种强制性的对殖民统治认同感的遗痕,至今在菲律宾到处还都可看到。
19世纪末,新兴的美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同西班牙发生战争。这时,菲律宾也爆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美国对起义表示支持,允诺菲律宾在摆脱西班牙统治后实行独立。可是,战胜西班牙之后,美国却于1902年派兵占领菲律宾,取代西班牙继续对菲律宾实行殖民统治。从那时起,除二战期间日本击败美国军队侵占菲律宾三年之外,直到1946年7月菲律宾宣布独立,美国占领菲律宾将近半个世纪。从时间上说,这虽不及西班牙统治的七分之一,但从政治、文化与心理影响上说,美国却远远超过西班牙,使菲律宾成为美国色彩最浓重的亚洲国家。
美国殖民统治留给菲律宾的最大一笔遗产是政治制度。美国对菲律宾采取不同于西班牙老殖民主义的新殖民主义政策,大力培养地方亲美势力,推行美式政治、司法、教育制度,确立了议会民主制、独立司法制等一整套国家根本制度。即使菲律宾独立后,美国仍通过这些势力和制度对菲律宾进行严密控制。同时,通过签署军事基地、军事援助、共同防御等一系列协定,美国长期保持在菲律宾驻军,先后建立克拉克、苏比克等6个军事基地。1991年9月,美国驻军撤离,但美国仍是菲律宾最重要的战略盟友。
美国殖民统治留给菲律宾的另一大遗产是英语的普及。美国虽然一向崇尚穷兵黩武,但也从不放过文化扩张。一占领菲律宾,美国就把推广英语和美国文化列上议事日程。1901年,600多名美国职业英语教师被派遣到菲律宾。两年后,大批菲律宾青少年被选送到美国学习英语。当时,菲律宾讲西班牙语的人大约有80万。十多年后,讲英语的人数就超过讲西班牙语的人数,达到上百万。随后,美国又在菲律宾开办英语专门学校,创办英文报刊,修建放映美国电影的电影院,派遣大批教士来传教。这一切,无不着眼于英语和美国文化的推广。今天,英语已成为菲律宾各类学校法定的必修语言,并同菲律宾语一起成为菲律宾的官方语言。半数以上的菲律宾人能讲流利的英语,这在亚洲国家是极为鲜见的。
不少菲律宾人自称是地地道道的杂种。在他们口中,杂种虽有自嘲的意味,但决非蔑称,而是多民族大融合的代称。杂种不仅指亚洲各民族血脉的融合,更指广泛得多的亚欧美文化的融合。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是变外来文化冲击为吸纳,实现了深刻的民族改造:他们是亚洲人,脉管里流淌的是马来人、中国人等亚洲诸多民族的血液;他们的灵魂却被西班牙人摄走,成为天主教的虔诚信徒;他们的信念则美国化,价值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政治文化的滋养。他们的亚洲文化根基,在欧美文化冲击下,显然有很大削弱,但通过借鉴与吸纳,内涵却显得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