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同类型专业就业情况如何_专业资讯-查字典留学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 留学网首页 >> 院校专业 >> 专业资讯 >> 香港不同类型专业就业情况如何

香港不同类型专业就业情况如何

发布时间:2015-10-19来源:查字典留学网

查字典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香港不同类型专业就业情况如何,希望对出国留学的同学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留学精彩内容,查字典留学网为你详细解答。

院校高端专才多为內地生

近年来,如果在寒暑假或者周末等非上课时间走进香港几閒大学校园,在路边、图书馆、餐厅,你可能发现自己有时完全被普通话的声音包围,而忘记了这里是香港。

历史最为悠久的香港大学1998年首次在內地用全额奖学金招生,只录取了30名內地生,而2009年录取数超出10倍,达350名,目前累计已招收一千余名。

就全港八所大学来说,以本科学士为例,2005至2006学年录取了超过1,000名內地学生,佔全港本科一年级新生7%。而2007至2008年度这个数字已经突破1,500名,佔第一年学士学位学生人数11%。

2007年10月10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施政报告《香港新方向》中宣布特区政府將增加非本地学生入读本港高等院校的学额,放宽非本地学生的工作限制,以及提供奖学金以加强对本地及非本地学生的支援等。

香港教育局计划分阶段提高政府支出,资助课程,扩大校园建设、学生宿舍,直到非本地生(內地学生+海外学生)佔到学生人数的20%。未来內地本科生学士学位人数比重超过10%的情况將稳定保持,并有上升。

而以研究生和博士生来说,內地学生比例更高,超过五成。某些基础学科的研究生院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內地学生学者的比例更可以高达八成。去年为止在港就读及就业的內地人才总存量已超过2.5万人。留港內地生八成提前有僱主。

每年如此□多的內地生来港,究竟他们的出路如何呢?香港中文大学在2010年的內地招生手册里统计了2009年內地毕业生的出路:6%回內地就业,24%在港读研究院,54%在香港就业,16%往海外深造;香港大学2008年內地毕业生统计显示,4%回內地工作,21%在港进修,45%在港就业,30%前往海外。两间大学的数字都显示,近五成的內地生毕业后留在了香港发展。

但在有更多理工学生的香港科技大学,2009年內地学生统计,5%回內地就业,42%继续在香港读书,11%留香港工作,42%出国读书。

相比內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香港几所大学2009届內地本科毕业生的出路并不算悲观。

港大內地生在2006年市场行情火爆时,起薪普遍在1.2万港幣左右,而2009年海啸余波后港大毕业生平均起薪仍达1.1万港元。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始月薪约九千至一万港元;香港理工大学约八千至一万港元。

在所有留港工作的內地生中,八成毕业之前找到工作。五成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两成多到国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小于半成是进入本地规模较小的公司,其他的则是进入知名大企业和跨国金融机构。

这除了內地生本身都是千挑万选来的优秀人才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就业方面,香港的就业机会较多,且本科生就业市场的竞爭没有內地激烈,供求关係没有过度失衡。

而香港金融服务行业是香港大学毕业生的最大僱主,即使是非商科的內地生,流入金融行业也比內地容易得多。香港僱主聘用新人的哲学是重態度,重能力,虽然內地学生在香港人脉很浅,但僱主们可以公平对待,僱主们普遍认可內地生肯干、肯学,勤劳吃苦的精神和较佳的书面中文能力。

深造学习方面,香港大学在国外大学中的认可度较高,学生人数较內地高校少,教学方法和內容与国际接轨,出国交流学习机会多,英语能力强,使得他们在申请过程中更易胜出。新留学政策利于內地生发展。

以往在香港高校就读的內地学生不能从事实习或兼职工作,而毕业之后一般只可申请延期留港3个月找工作,若此期间未找到工作,便须离港。而按照2008年实施的新政策,非本地学生可以在无须取得入境事务处的事先批准下,在校园內从事兼职工作,以及在校园外从事全职暑期工作。

非本地学生毕业后留港工作,他们享受的薪酬福利条件须达到市场水准。如有关学生为应届非本地毕业生,他们可不受限制地在毕业后继续留港,逗留期限为12个月。內地生不但可以在就读期间积累工作经验并赚取生活费,而且毕业后也有了充足的时间在香港找工作。

每年香港和內地主流媒体都会爭相报道香港多家大学以高额奖学金抢夺內地高考状元的新闻。毋庸置疑,每年有相当一部分从內地来港的同学是万里挑一的佼佼者,但只把他们与所有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水准比较也许并不妥当。毕竟“留下来“与“留得好“是两回事,这从內地来港生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可见一斑。

內地生Z同学在校期间贏得全港大型商业计划书比赛,能力得到跨国大企业的评委认可,毕业时收到多份聘用意向书,入职月薪过六万,马上被派往纽约、伦敦培训,不到一年便在香港中心地段买屋置业,大好前途,令人羡慕;L同学在学生时期前往美国名校宾西法尼亚大学交流,暑期在华尔街投行实习,毕业后成为当年汇丰银行在全亚太地区录取的10名管理培训生之一;

X同学修读法律,在学校期间热衷公益事业,暑期前往印度、缅甸和非洲国家当义工,学士毕业在其他同学还要完成法律硕士学位的时候,就受到世界顶级律师行香港资深合伙人的青睞;D同学是工科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一项大胆实用的发明创造,获得专利,毕业后冲破层层难关,在港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將自己的成果与其他公司合作,成功投入生产,并继续研发新的产品,带动师弟师妹加入自己的公司。

Y同学毕业于2003年,凭藉流利的英语和敢闯敢拼的精神,加入亚洲电视WORLD英文频道,可以在7点30分新闻经常看到她出外景。虽然科系不同,道路不同,但开放的国际视野和勇于拼搏融入大社会和珍惜把握机会的能力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