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留学中德文化差异讲解_新闻资讯-查字典留学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 留学网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 德国留学中德文化差异讲解

德国留学中德文化差异讲解

发布时间:2015-11-27来源:查字典留学网

中国和德国的文化倒底有多大差异?怎样才能全面而完整的了解这种文化差异?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晒晒小编了解到的中德文化差异吧!

表达个人观点时

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并且,一个中国人如果像老外那样直来直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话,则会被认为没有城府,属于直肠子,是要吃亏的。事实上,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话到嘴边留半句。因此,在老外看来,中国人表达意思时总令他们费解。而中国人的这种文化传承,对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来说很有好处:可能自己没什么水平,却可以整天装深沉,话说一半就停,结果很大程度上让人感到此人水平真是了得。

生活方式

中国人非常喜欢热闹,永远喜欢有人陪,永远不喜欢独处。而且,认为一个人总是独处,那这个人就可怜了。老外却正好相反,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何目的,只为陪而陪地过去陪他们的话,那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害。此外关键是,他们在独来独往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人山人海地相处时得到的同样的快乐,甚至更多。

准时

老外对于时间观念十分强。而汉语里关于时间方面的词句最发达的就是:差不多、还行、基本上吧,等等。如果与人相约的话,很多中国人最习惯的说法就是:上午吧、下午吧、晚上吧,等等。至于具体几时,则要根据两人对时间的感觉而定。如果与老外相约,则老外必定会加上一句,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等等。不准时以及没有时间观念,几乎可以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了。

人际关系

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关系。过去叫关系,现在不再叫什么关系了,改称人脉。叫什么也不能改变其本质特征。正如第三者的女人,旧称破鞋,现在叫第三者一样,尽管换了称呼,意思还是一样。很多老外到了中国之后也染上找关系的毛病,不停地在国人面前玩namedropping(吹牛),说自己认识认识某某等,以表示自己在中国的人脉很好,关系很多。看来,这种习惯像流感,传染性极强。

表达愤怒方式

这两种方式是典型的中外不同方式。老外是我行我素,有怒就发,有话就讲。从这一点来看,老外至少在心理健康方面比中国人略胜一筹。而中国人从小就被告知要有涵养,要戒急用忍。什么叫有涵养?什么叫戒急用忍呢?就是内心愤怒到了极点,脸上最好不要表现出来。要乐呵呵地,最好不动声色,那才叫高人。如果有可能,可以与人讲道理。没道理也不能把一切愤怒都表现在脸上。如果内心的喜怒哀乐都摆在脸上,则显得此人特不成熟,特没有城府,那是要吃亏的。其实,很多中国人的内心世界都充满着仇恨,却不能发泄。于是,在博客风靡时,就会发现有太多的人(包括有精神病和没精神病的),统统以新浪网友的狰狞面目破口大骂,撒野开怀。发泄呗。别人看不见么,对不对。

排队

这是一个非常表面化的现象吧。其实,我们中国人就喜欢热闹啊,对不对?大家挤作一团才对么。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活在一起,不是一件乐事吗?老外啊,怎么那么自私,一个一个地,都像个幽灵似的,谁都远离彼此。排队?排什么队?几千年来也没有排队习惯,用文皱皱的话说,根本就没有那基因,让我们突然之间在21世纪排队,这分明是要我们中国人的命么!另外,不排队也有好处,可以混水摸鱼地提前把想要的东西弄到手。晚了,就没有了啊。

星期日街景

老外也真是的。我们中国这么多人,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乐趣,怎么还不兴趁着周日到外面去凑凑热闹吗?要知道,我们这个民族是害怕寂寞的民族,是不喜欢单独行动的民族,是最讲究团结的民族啊。此外,老外有没有看过黄金周的盛况呢?

聚会

老外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过春节了,也永远闹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话里的团圆代表着多么深厚的文化内涵。说他们没文化,我举双手赞成。而他们却永远是在我们过团团圆圆的节日聚会时,一个人跑到什么地方去感受一下什么生命的意义去了。看看那巨大的圆,这不正是一个最好的中国文化图腾吗?我们中国人要什么?不就是要个团圆么!老外,永远也弄不明白中国文化之精髓。

餐馆里

中国人聚在一起图个什么?不就是图个热闹吗?那还怕什么?我们是礼义之邦不假,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不大声地在餐馆、在任何公开场合里大声说话。试想,如果每个人都这么高分贝地说话,那谁还会看谁不顺眼呢?而且,我们可以高兴地告诉老外,我们中国人做到了这一点:每个人都这样大声地、高分贝地在任何可能的公开场合里说着话,谁也不妨碍谁,这不是奇迹吗?告诉老外吧,因为我们没做什么亏心事,凭什么不把平常里有些压抑的情绪在某些场合释放出来呢。

胃痛时的饮品

我们中国人最讲究的不一定是科学,而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话。那就是胃痛时要至少喝点热的。至于为什么?那得问我们的中医去。他们的学问,那真是话到嘴边留半句,深奥着呢。

审美

欢呼:中外终于有了交叉点了!完全一样。应该说,是中外男人的审美有了交叉点,似乎更准确些。(皮肤的颜色又是不同点)

处理问题方式

在这一点上老外则显得没有中国人聪明了。我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圆滑的人了吧。见硬就躲,见困难就颠,见便宜就上,见免费的就疯狂。其实,中国的国粹麻将,最能说明中国人这一特点。麻将的最大玄机就在于如何让自己逃避困难,如何跟人跑,并在最恰当的时候抓住机会,使自己当上最牛的机会主义分子!另外想到的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几句训话:一切要和为贵(形容遇困难尽量把困难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不要不撞南墙不回头(形容左边那种在中国人看来有些缺心眼的老外们吧)。

老人的晚年生活

事实上,今天我们很多老年人也开始了养狗的生活。当然,如果有孙子辈的孩子在身边,还是一件让中国老年人乐呵的事情。毕竟,人间一切皆美好啊。而不像老外那么喜欢独来独往,到了老年,一个人跟个狗相伴,多孤独啊(我们中国人对老年老外的理解)。至于谁得到了更大的心理满足,就看每个人的标准了。

洗澡时间

一看这老外就不太懂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要知道,晚上洗澡之后再睡觉,那是一件多么愉悦的事情。而你老外白天当不当正不正地洗哪门子澡呢。不懂生活。另外,咱们中国人还有大多数的农民,他们的洗澡时间,我想,绝对不是你老外能弄明白的,小样。

对待新事物

中国人在对待新事物上,我认为还是非常保守的。

小编点评:德国留学中德文化差异究竟多大呢?相信这一篇文章肯定是说不完的,这些差异来自于从小接触的人和事以及一直以来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互相无法理解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的审视事物的角度本来就是不同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