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留学生活之在德国医院看病_旅游景点-查字典留学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 留学网首页 >> 旅游 >> 旅游景点 >> 德国留学生活之在德国医院看病

德国留学生活之在德国医院看病

发布时间:2015-11-28来源:查字典留学网

德国留学生活之在德国医院看病。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不是都在大声疾呼搞医疗改革、改变一些不合理的体制吗?其目的也就是给普通患者一个公平的待遇。我想,如果我们借鉴德国的医疗体制,那么,我们通常所说的看病贵、看病难的弊端,是否可以缓解一下,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是否可以减少一点?

去年夏天,暑热难耐,我和老伴应远嫁德国的女儿之请,去德国避暑。

女儿住在汉堡郊区的一所别墅里。四周绿树环绕,非常幽静,别墅后有一面积颇大的花园,栽植了许多花木,现在正值生长的旺季,葱茏滴翠,姹紫嫣红,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夏季的德国,空气湿润、凉爽,更觉得心旷神怡,比起酷热的北京,俨然两个世界。当时女儿夫妇和外孙都放假在家,一家人得以轻松愉快地享受天伦之乐。

谁知乐极生忧。由于不大适应气候的变化,我突然病了起来。其实也不算什么大病,只是鼻孔不畅,喉咙稍觉肿痛而已。在国内这种小毛病经常发生,因此,我并未在意。但是,女儿夫妇却很在意,要求我必须去医院就诊。我因为年老体衰,在国内经常跑医院,每次看病挂号都要排长长的队,挂了号再排队就诊,没有几个小时是下不来的。后来,承蒙领导照顾,享受了卫干待遇,但也只能在指定的医院看病,仍然需要排队等候,看一次病也要花上半天时间,因此,对去医院看病有一种条件反射般的怵怕。现在异国他乡,语言又不通达,更不愿受那份罪了。可是,女儿夫妇却很固执,他们说,你们未来之前,我们已经代办好医疗保险了,你去看病是很便当的,而且可以电话预约,不需排队。

在他们的再三说服下,我只好勉强答应。次日上午,女儿便开车陪同我去医院。路程很近,不到10分钟便到了。

这是一所社区医院,一座小巧的二层红色小楼,笼罩在绿荫丛中,前面小小的停车场,被花坛围绕着,整齐地排放着几辆小轿车。周围看不到闲杂人员,显得非常静谧。女儿前去按了一下门铃,一位年轻女士出来开门,她是挂号员。我们说明来意后,她便在一个小本子上为我登了记,算是挂了号;随即由女儿领着我到候诊室候诊。候诊室的人很少,连我们父女仅4个人,坐在那一排圆圆的圈椅上。地上铺有地毯,看上去很干净,似一尘未染,室内空气清新,还有一点淡淡的香味。这哪里像病人候诊室,倒像我们一些单位的贵宾接待室。我偷偷地问女儿:你是不是让我进高干病房了?因为这样的场面在我国只有高干才得以享受(我是在国内探望一位患病的高干领导时在某医院看到的情景)。女儿听后笑了,说:这哪里是什么高干病房?是普通门诊!她同时向我解释:这里是我们的社区医院,住在这里的居民,不管你是什么人物比如大官、大款、大腕,或普通市民,患病时首先在这里就诊;只有疑难病症,医生认为需要,才转诊到城里的大医院。这里是不分什么高干和普通病房的,谁来初诊,都是一视同仁。这样的社区医院,医生是全诊大夫,水平都很高,一般的病症都可以诊治,费用也不太贵,所以人们一般不需要、也不愿意跑城里的大医院看病。

哦,我似乎了解了一点德国的医疗体制。

约莫等了20分钟,轮到我看病了。一位护士小姐把我领到一个温馨的小房间,这是医生的诊室。室内整洁而淡雅,我刚刚迈进室门,医生便笑盈盈地站起来和我打招呼,同时把我让到她的对面坐下,她详细地询问了我的病情(我女儿从旁进行翻译)后,便例行地进行听诊、观诊其程序和我国就诊类似,不过更加仔细一点。随后,她便对我女儿说:没有什么大的病症,只不过扁桃腺有点发炎。顺手写了一张小纸条,让我女儿领我去化验室化验。

化验室内仅有一名年轻的化验员,她白衣白帽,态度和蔼可亲,遵照医嘱,很快给我化验完毕,随即由她亲自送给医生。我坐在室内稍候片刻,化验员便将医生开的处方交给我们。凭此处方,去邻近的药房购药。

我看了看手表,此次看病总共花了一小时,心里一点也没有以往在国内看病时的那种疲惫、烦躁的感觉,如同到邻家做了一个钟头的客,用我女儿的话说,是享受了一次高干待遇。

写了以上一点感受,是不是有点崇洋媚外、美化资本主义之嫌?

请别匆忙下这个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人们也许要问:既然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医疗上尚且能够做到富贵贫贱一视同仁,难道我们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做不到这一点?我们不是一再强调以人为本吗?对患病的人起码应该平等相待,资源共享,不应该有三六九等之等级差别吧比如我们现在普遍推行的医疗规则就等级分明:高干门诊,面向高官;特需门诊,面向大款或大腕;卫干门诊,面向厅局级干部;一般门诊,面向普通劳动者当然,这也算各得其所了,可是,总让人有不平等的感觉。

你是想搞医疗上的平均主义?有人可能会这样批评我。请且慢扣帽子!平等和平均不是一个概念。任何等级制度都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所具有的,人们渴望的是平等。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不是都在大声疾呼搞医疗改革、改变一些不合理的体制吗?其目的也就是给普通患者一个公平的待遇。我想,如果我们借鉴德国的医疗体制:让城乡的医院分布范围广一些,医疗点多一些,医疗设备均衡一些,基层医院配备的医生水平高一些;不把优势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几家大医院;本着小病就地求诊,大病转诊就医,富贵贫贱、职位高低一律平等对待,那么,我们通常所说的看病贵、看病难的弊端,是否可以缓解一下,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是否可以减少一点?再往大处说,党中央所倡导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否可以实现得更快一些?

德国留学生活之在德国医院看病,已经做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