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留学生活面面观。P--Plan(计划):
生活在计划的操纵下,艰难地前行。但是没有了计划,生活将更加地艰难。早上制定的计划,到了晚上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才发现只实行了一小部分。而年轻时制订的人生计划,到年老时却发现只执行了很少一部分。但是,纵然错过了太阳,星星也不会等待你片刻。撒种时撒下的种子不可能全部都存活下来。因此,完美的人生永远不会存在,只有尽可能地满意是最现实的。只要虔诚地为了自己的信仰切实地努力过,只要对眼前的快乐无所挑剔,就已经可以让自己得到慰藉了。
Q--Quatsch(胡说):
在德语口语里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从字典中的含义解释来看,怎么看怎么像扯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德国人们用得比较随意,似乎感情色彩没有那么严重。只要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错误,就说出这个词来纠正。对于平凡的小错误他们都当成扯淡来对待,从另一个侧面也看出来日耳曼人工作态度何其认真了。此日虚度,乃为君子三可惜之一。因此每当我觉得今日空虚而度的时候,也学会了反省自问:今天我扯淡了吗
R--Regen(雨):
我们的城市经常下雨。让依傍着海岸的小城更加潮湿。丘吉尔说,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其实我和雨之间也是这种关系。在我眼里,没有永远的诗情,只有永远的利益。当我可以躲避在房间内观赏它时,只要懒病还没有来袭,就可以撰文以咏志,但是当我因为必须上课而不得不被它浇个透心凉的时候,又开始无情地诅咒它。俗话说得好:湿身是小事,淋病可就麻烦了。
S--Scheisse(****):
是它没错,不用惊讶。不管这个词是俗是雅,你都不得不承认,它是我们在校园生活中所听到的出场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其实不止是校园内,只要有人的地方,有思想的地方,就有烦恼和不幸,也就有了这个词汇活动的舞台。出境率如此之高,怎能不上榜凡是学过德语的人,几乎至少都潜移默化地知道了它的含义,个别还没听说过的--不知道也罢。
T--Tragen(承受):
这个词的意义极广,我只欣赏承受的含义。人生旅程就是承受的过程,在国外留学这个特殊的生命阶段中,所要承受的则更多。当我们拥有快乐的时候,我们很乐意承受它,并且引申用词为享受当不幸来临时,我们不情愿地承受它,引申用词为忍受。即便是面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时,我们也束手无策,对待它们只能采取大禹治水的策略,既然不能堵,就想办法疏。但是这种策略只适用于你值得承受的东西,否则,应该采用的则是其反面--放弃的智慧。
U--Universitaet(大学):
我们的智慧加工厂,追逐梦想的地方。不过如今我们的大学却遇到些不小的麻烦。它好比一个经济并不富裕的中产阶级,为了节省生活中的花费,于是打算减肥,没想到肥还没减呢,倒先增来了不少的麻烦,惹得身体内各个细胞示威抗议。而我们这样靠吸附作用生存的,也无不担心,一旦主体解散失去依托,将来何去何从离开还是继续附着,这同样是一个问题。
V--Vorlesung(讲义课):
这是大学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平时我们和诸位教授们直接交流的平台。我以前还曾思考过,在这样的讲义课中,听与写这一对矛盾体到底哪个更重要一些现在答案越来越明显了,看看个别德国学生上课时说说笑笑像赶集,有的边记笔记边用耳机听音乐就一眼能看明白了。还是周全地记下笔记是最重要的,一时无法理解很正常,留下板底给自己思想的落足点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的是保存的知识,而不是民间传说。从这个意义上说,讲义课的过程,更像是美术。
W--Wasser(水):
这里说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水,而是灌水。虽然水这个词看起来很水,但是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灌水却是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存在着的。哪怕还只有三分钟的新鲜度,也要抓紧每时每刻灌水。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把自己内心最自然且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御下生活的面具,追回快乐的本原。毛主席教导过我们要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引申到论坛里,就要学会灌水与自我灌水。灌成快乐的海洋,实现论坛的繁荣昌盛。看官听说:数年前初识论坛时,甜苇便作诗一首,单道那灌水的好处,诗曰:灌水不要紧,只要有奖金。灌倒我一个,幸福全网民。
X,Y:
这兄弟两个不多说了。要想充分地了解它们,还是去看数学笔记吧。
Z--Zeit(时间):
时间,又是时间。世界上最漫长又最短暂的东西,最虚无而又最实在的东西,就是它,时间。一切的问题都归结于时间。最大的罪过是时间的浪费,一切节约都是时间的节约。也许只有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只有他,是人类永远也无法超越的最终极限。在我看来,在德国生活的日子里,时间过得比以往时候都要快,根据相对论,难道是我心灵的脚步放慢了,每当独处于室,听着钟摆滴答的响声,那些从我身边经过的时间元素,飞快地流进了无底的深渊。往昔神秘的岁月就是这样让我不经意间打发而去。而我自己也不知道将要逃向哪里。
德国留学生活面面观,已经在做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