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德国留学如何养活自己?漫长的学制带给陆平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经济来源。虽然德国的大部分学校依然是免学费的,但是日常的生活费用还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陆平从进入大学之后就开始自己打工赚生活费。在拿到学生签证之后,陆平就去申请打工证件,还去有关政府部门办理了税卡。在德国,学生被允许每年可以打工180个半天。
学生在假期即将来临的时候可以向学校学生会申请,但是学校安排的名额很少,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自己出去找实习和打工机会。陆平曾经在中国、日本、泰国、越南等亚洲餐馆打工,陆平说,收入好的情况下每月可以有将近2000欧元的收入,足以支付自己一个月的房租和生活费用。陆平还曾在旅行社担任过中国游客的导游,工资是按小时计算,翻译加上带团的费用每天可以有将近100欧元的工资。除此之外,给法兰克福各大展览会送饭盒的工作陆平也都做过。陆平说,德国的经济这两年有很明显的滑坡,找工作越来越难,打工赚的钱也越来越少。为了赚钱,他曾经还一度跟着跳蚤市场摆地摊卖内衣。在德国,有专门网站会公布各大跳蚤市场讯息,一旦看到法兰克福附近哪里周末有跳蚤市场开办,陆平就会和朋友过去摆地摊。陆平和朋友卖的是女性用品―――内衣,虽说第一次摆摊比较尴尬,但是在跳蚤市场摆地摊的收入却不错,货全部卖空不算,每次还可以赚到600左右欧元。
陆平说,打工和学习其实是相当矛盾的一个问题。因为在德国,大学的学业十分繁重,虽然课时不多,但是对于一个中国学生来说,要想拿到好成绩就必须要花大部分的时间在学习上面。但是,留学德国却有一个更实际的问题,完成至少5年学制的一个经济问题。为了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下来,他不得不去打工,但是打工却影响了学业。陆平说,看到凭借自己的努力打工赚到钱是十分开心的,但是看到自己学业因此而受到影响也是十分无奈的。打工和学业不能两全,在德国已经4年了,陆平现在却有点茫然,对于将来毕业后的发展,他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难道是打工让自己失去了方向吗?
陆平说,也许,海归的真正价值在于:那份比同龄人来得更早的成熟与沉着,对于任何事的认真和严格。他欣赏德国人做事严谨的态度,也学会了对于每一件事都要力求完美,一丝不苟,这也许就是他这4年来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