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德国留学学经济学
我现就读于Uni-Heidelberg的经济系,主修国民经济学(VWL)。德国是经济发达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其发展的因素不外乎有三:1,高素质人才;2,完善的社会体系;3,健全的经济理论。众观以上三条,不难发现其实我们能够从德国获悉的经验也就是其健全的经济理论。于是,我选择了在德国学经济。
其实一开始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我还有些茫然,只是听有些前辈说这个专业是比较简单的,好拿学位。可是经过了几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这的确是一种盲人摸象的观点。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自身的情况都不同,很难说清什么是简单,什么是复杂。我就认为VWL对于我来说并不简单,我几乎用了1个半学期的时间才能够听懂老师讲课,还不要说讲课的内容了。毕竟这是在学习,不是在聊天,所有老师的话都是知识和难点,不是随便听听就能听懂的。况且德国的老师上课几乎不会顾及到还有外国学生,他们讲课的速度总是很快,等你把句子听懂了,还没有来得及理解,老师已经开始讲下一节了。所以说在德国读大学,学好德语是关键。
在Uni里边学习的人有很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去学习。德国大学的课程分成两个部分,即: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在我选的基础课程中主要包括,数学1、2,企业经济(BWL)1、2,Oeffentlicher Recht,Zivil Recht,Einfuehrung in die wirtschaftlichen Wissenschaft,还有和计算机有关的Programieren und Daen verarbeiten等等。我选择这些科目主要是根据时间而定的,因为在基础课程阶段,所有的课程是安排好的,只是你可以在6个学期里,自主制定你想学的科目。而对于我来说,我必须要按照学校发的选课指导书,合理地分配时间,因为有很多课的时间是重复的,我不能选。但是无论你怎样选择,你都必须在6个学期里修完12门课程的学分,否则就会被淘汰。一般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淘汰率(也就是指在Vordiplom以前,由于学分没有修满而被要求调换其他专业的比率),这个淘汰率是可以在图书馆查到的,这个数据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一个专业的难易程度。所以我对大学选课的建议是:按时间安排,避免重复。
对于教授的选择,在基础课程阶段是不可能的。因为基础课的老师是固定的,而且所有的课程也是必修的,不存在对于老师的选择。不过有心计的同学这个时候可以留心一些授课的教授,这对于以后的高级课程选择方向,是很有好处的。比如,我们有一个教授在上基础课时就很喜欢以他的研究方向(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作为授课的重点,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加了很多他自己的观点和理论。如果你觉得感兴趣,你可以在以后的学习研究方向上向这个教授靠拢。而且对于选择今后学习的方向性,这里边有很多的制约因素,不光只是教授是否合你的意。我们还要考虑到个人的兴趣合对于某个方向未来前景的预测和研判。只有把每个环节都考虑清楚了,才可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