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德国斯图加特的生活
我现在就读于斯图加特大学,从第三个学期开始,我免掉所有的考试的11门主考和大考的8门,然后剩下三门,剩下三门就是基础力学,还有像热力学一样,热力学有很多是没有学过的专业,然后还有机械设计三四。相当于它是从大一开始,有一二加三四,然后这一门课分四个学期学,他是把国内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优化设计,还有课程设计,他的练习课比在国内的课程设计还要难一些。在每个礼拜都要去见导师,然后每周都要让他来考察你完成的进度。
因为我是在斯图加特上学,德国学习比较长,主要是因为打工和学习确实是互相影响的。而且德国人比较重视实习,你如果将来想毕业的话,想找到好的工作的话,你必须需要有一个实习,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很多人就是在这上面花了很多时间,考试,像主学期的考试,一般在两年之内,是应该可以考完的。我的专业是主科阶段是68个学分,然后有8个必修课。还有两个主修理专业,主专业每一个专业各是10学分的考试,相当于是两个半的4学分的课程。还有实践课要组成4学分的,然后去做毕业设计。时间自己可以控制,有的同学一学期考八门五门都有,有的考五门。正常中国人一学期考三门四门,相当于四个学期,五个学期,像机械这个可以考得差不多剩一门,如果你要是不剩一门的话,将来你可能会离开德国。你都已经考完了。我觉得考试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练习,因为中国人的语言不行,你表达不出来想说的这些东西,像我们画图,中国人画图非常不标准,设计不符合工艺性,有的地方该固定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固定,这些地方是平时在国内比较欠缺的地方。不知道它怎么装就能够装上是固定的。这些概念都比较差。在那儿能够培养这方面的一些绘图的能力,还有这种设计的一些画图的能力。都是能够提高一些。
我说一下打工的情况。我们那个城市本身就是奔驰等公司的一些总部,中国还有和它一系列的配套的小厂,中国人主要分成四种。有一种是在学校里面做技术的帮工。给教授做一些程序或者是文档,或者是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可以每周打20个小时,然后一般一个月收入能够在200欧的钱。每小时7.5,有很多中国的同学,特别是学工科或者是理科都是打这个工。然后家里补贴一点。像杨总说的,你去年打过,可能你今年的机会就多一些。我认识的都没得到。今年很多没有打工的也得到过。据说奔驰要跟北京合资,好像要优惠中国人。然后有的同学打的奔驰的工,没有退费之前2900。跟工种和流水线,都是一样的。杨总说的打工挺苦的,能在奔驰打还是挺好的。一个小时有5分钟的休息。12点以后有加班费,工资还是很高的。如果要在奔驰打三个月的话,是可以挣够一年的生活费。在斯图加特,一年要至少5500到6000左右欧元生活费,因为房子是比较贵。相当于一个月是450块钱到500欧元的。还有一种就是在业余兼职,比如在麦当劳,在德国餐馆,中国餐馆,送报纸,还有在餐馆卖报纸,然后这种不需要太多的自身的语言或者是技能的,这种简单工作,很多像斯图的学生,我们打的都是业余时间兼职的工作。最后从东德来的,可能90%的中国人在东德上学的中国人都是到斯图来打过职业中介介绍的工厂的工。我刚开始也打过这种黑工。打到两个多月,那个人是剥削式的很残酷的。比如工厂给你的工资,中介的钱可能是十几块钱,中介给你的可能是7、8块钱。他们就像牛身上的寄生虫一样。因为他们什么都不干,就是有工作介绍你。
我现在在邮局做分检,一般从晚上10点,干到早上9点,相当于干9个小时。每干50分钟休息10分钟。然后中间有吃饭的休息,这些休息都是给工资的。都是那些工作。德国人都是不干的,都是我们的同事都是葡萄牙人,还有土耳其人。打邮局的工是电话叫,比如今天有一个信息系统,今天送到斯图加特的邮件比较多,这样会通知一些临时的人来帮忙。可以从晚上开始打。然后有一天,我当时还在帮我一个同学打餐馆的工,曾经是从晚上相当于4点多下课,5点多赶到餐馆,打到10点钟,11点到邮局,然后干到第二天8点多。那天下雨,坐在街道火车上,我心里特别难受,眼泪就流下来了,我就在想,在这儿吃的苦,是不是值得,也没有选择或者是不选择,大家在国内,还是出国,都要把自己最想要的目标达到就可以了,至于将来挣多少钱,工资还有什么毕业,这不是现在考虑的。我觉得送大家八个字,认真学习,好好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