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德国留学期间,当我还住在离学校步行只需两分钟的学生宿舍时,有一次雨后初晴,有人喊到雨停了,快来看彩虹啊。我们跑到楼外,果见一条彩虹挂在蓝白的天幕上,跨在学校古老又具有欧洲风情的教学楼上,仿佛一条光环,献给了下莱茵应用科技大学。顿时,我心中浮起万千想象。
如今,我毕业回国,当我提笔向读者介绍我的母校下莱茵应用科技大学时,心里依然感慨万千。因为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怡人的自然景观,也是德国工业发展的核心地带,更是我度过难忘留学岁月的地方。
优秀而又独特
下莱茵应用科技大学(德语:HochschuleNiederrhein;英语:University of appliedscience,简写HN)位于德国人口最密集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鲁尔区周边城市。
正如其名字所表达的,学校处于下莱茵地区,这里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怡人的自然景观,而且也是德国工业发展的核心地带,校名既透露出一丝浪漫气息,也含有一种刚性色彩。学校有两个校区,总部位于克雷费尔德(Krefeld,简称KR),另一个校区则是在门兴格拉德巴赫(Moenchengladbach,简称MG)。
毫无疑问,有很多原因使得HN成为北威州最受欢迎的应用科技大学、德国着名的公立高等专业学校:统计截至2009年12月,学校共有10440名注册学生,这些学生分布在9个专业领域里的48个学科方向。学校有249名专业课教授,200名兼职任课教师,另外还有300名工程师和从事科研、专业教学、实验室、计算机中心管理的技术人员。和传统大学对比起来,HN的毕业生被评为highly but differently(优秀而又独特)。在2009年,共有1552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走出HN,走向世界各地,去完成他们的人生梦想。
HN是全欧洲最大的纺织和服装技术硕士工程师培训基地,共有9个系:化学系、设计系、电子技术与信息系、机械制造与工艺技术、旅游学系、社会科学系、纺织与服装技术系、经济学系、经济工程与卫生学系。但它的重点专业领域为环境技术,学校与多个环境研究机构建立密切联系;学校应用研究的重点为环境分析学、人造材料回收、纺织机械制造和企业管理。这些专业,造就了HN成为一所优秀而又独特的德国高等应用专科学校,在全德国十大高等应用专科学校中排名第五,也是北威州仅次于科隆应用科技大学的高等学校。
纺织城里的纺织学校
下莱茵应用科技大学由8所高等专业学校、3所工程学校和1所工艺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直到今天,KR至MG地区,仍然是德国纺织工业和纺织机械制造业的中心地带。
KR是欧洲着名的丝织业中心。有一句话这样说,Krefeld:a town like silk and velvet,on the Lower Rhine,意思是,克雷费尔德:下莱茵地区一座如同丝绒般的城市。同样,许多男人每天都会接触到克雷费尔德,因为90%的德国领带,就是在克雷费尔德生产的。1855年,该市成立了国立纺织工业学校,也就是下莱茵应用科技大学纺织系的前身。一个半世纪以来,虽然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但纺织技术得到了继承和创新,每年会有无数的人在KR观看世界上最大的、一年一届的时装秀。
MG也是着名的纺织、服装制造业中心,以纺织机械技术领先全球。这个声誉来自于门兴市拥有全德最多的纺织企业、全球最着名的跨国纺织机械公司、数量众多的时装设计公司和全德最好的纺织专业高等学校。
所以,一提到纺织机械出口,MG市的相关企业家就会自豪地说:全球1/3的纺织机械来自门兴市;一提到服装销售,MG市的服装企业家就会自豪地说:每天有7万条裤子从这里运到世界各地!
将学生直接送入企业
下莱茵应用科技大学的校长汉斯亨尼希在介绍学校时,曾这样说:HN之所以能成为北威州最受欢迎的应用科技大学,是因为HN提供给学生很好的专业技能学习,对于那些希望在获得应用科技大学很好的学术教育的同时,也可以获得与他们将来职业相关的专业技术培训的人来说,HN是很好的选择。学校的职业教育学习是非常实用并受欢迎的:从HN走出的毕业生,可以很快、很好地进入到其第一份工作中去,并适应它。
将理论紧密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是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与精华,尤其体现在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设置与管理中。比如,对于本科生来说,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要有在企业实习这一段经历,才可以申请做论文。学校考试中心外墙的信息栏里,有很多企业招实习生(Praktikum)、招在企业里做论文(Diplomarbeit)的公司信息。几乎每学期,我都会在纺织系的宣传栏里见到德国知名企业的招聘信息,诸如Puma、Addidas、Esprit、Orsay、Escada、HugoBoss、Mexx、CA等服装企业。此外,还有一些纺织机械、外贸、科研、新产品等企业。
第三个学期时,我曾写信给一位教纺织机械专业的教授,希望他能帮我联系一个实习机会。这位老教授很热情地问明我的情况后,当即给他认识的企业打电话,一口气打了十余个。虽然没有合适的机会,但着实让我感动了一番,因为我虽然上他的课,但他并不记得我的名字。
面对众多本科生和硕士生,学校里的不少教授就是这样,只要你有主动性,愿意去学、愿意提升自己,他们都会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和帮助。在这里,80%的学生都能找到在公司实习或在公司做论文的机会。德国企业给了年轻人非常好的实习机会,为学校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平台。因此,企业实践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成就了德国教育的绝好优势。
界限,一定要被跨越
下莱茵应用科技大学有一个指导思想,即Grenzen berwinden,跨越界限的意思。学校的指导方针包括:合作伙伴关系,学生与教学人员均是伙伴关系;包容性,学校对任何人不存在歧视、偏见;可持续性发展,学校对社会、环境负有责任;地区引导,学校促进并继承下莱茵地区的发展优势;开放性,学校的资源对外公开;网络关系,学校加强与国际上其他高校、企业、科研单位的学术交流;竞争;成功,未来学生的成功就是学校的目标。
就学校在国际交流方面而言,有13.6%的外国学生。这些外国学生来自世界各地1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土耳其和摩洛哥的居多。并且,HN与60多所欧洲大学开展了合作关系。虽然拥有众多的外国学生,但在学校有力的管理下,学生学习、生活井然有序。
学校教学采取互动形式,很多课程都采取Projekt(项目学习)和Teamarbeit(小组合作)的形式,即由学生分组选课题,往往一个组内,会有好几个不同国籍的学生,大家一起完成一个项目,最后以presentation(演讲)的形式做报告,并回答教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
在课程设置上,这些特色就体现得更加明显了。比如,我们学习的纺织外贸与管理专业,几乎每个学期都会安排法律课,还会有跨文化管理、风险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对拓宽知识面,融会贯通十分必要。虽然如此,学校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多课程由学生根据本人兴趣自由选修。
在课余生活上,更是没有界限可言了。为外国学生服务的GLOBUS是HN的一个学生组织,为的是让外国学生更好、更容易地在这样一个新城市、新学校里开展学习和生活。GLOBUS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每年的迎新日、去柏林和特里尔的旅游、小聚会等。如果外国学生遇到困难,也可以求助于GLOBUS。
2007年,学校举办了一场文化交流会,各国学生十分积极地报名并设小展台,越南学生着民族服装展示、介绍民俗风情,土耳其学生表演民族舞蹈。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我也报名参加,主题是介绍中国的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吸引了不少教授和同学前来品尝与交流,那热闹的场景,让我倍感自豪,至今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