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留学院校排名榜要如何看待?中国有个习俗凡事总喜欢排出个一二三来,例如中国十大高校,各省十大漂亮大学校园、全国十大热门专业等,久而久之,这种排序已经慢慢延伸到我们所能目触耳听之所及范围,于是乎,不知何时起评星级算指数玩转排行榜就逐渐演变为一种时尚。
中国大学排名真正开展始于1987年,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以在国际权威刊物上的论文数为指标的学术榜,随之而来又有20多家评估机构涌现出来的不少于百个不同风格的内地大学排名榜,虽然各种排行榜参照的办学资源、师资水平、学术声誉、约定俗成的口碑、政府扶持力度、招生分数、毕业分配等等核心指标差别并不大,但不同机构赋予这些指标权重不同,加上统计口径和数据采集路径不统一,其结果往往也是各不相同。
中国如此世界亦如此,关于德国大学的排名其实也是很多很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搜索引擎输入德国大学排名搜索结果会让你大吃一惊,通过对搜索结果的细致观察,会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同样是每年的德国大学的排名榜,其中同一所德国大学的院校排名差别很大。这也就说明一点,目前德国大学目前没有标准的排名体系,只不过是按照不同的参考标准进行院校名次排序。包括各种不同院校、杂志、报刊、研究所等不同分析机构出炉的排名榜也是万别千差,他们或是根据建校的时间和规模,或是按照专业影响和名气,还或者是参考学校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科研水平,更有甚者是根据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用人企业的信息反馈。
这些排名包括在德国比较着名两套排名系统即洪堡排名法和《经济周刊》排名法,其中洪堡排名法主要强调大学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而每三年举办一次《经济周刊》排名法则主要强调就业机会的大小。此外还有极具声誉的德国高校发展中心(CHE)排名榜,主要是在德国大学和应用技术学院中关于不同专业的热点综合评定,每年一期,同学们可以通过在线访问stern德语官网在线查询,应该说这个排名目前算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德国大学排名。而自称是德国权威的《明镜》在我看来实在有些偏走另类路线其排名向来颇具争议,常常叫人跌破眼镜,排名也屡屡和前者相差甚远,以2010年的综合大学排名为例,经济周刊版慕尼黑工大在第四位,而明镜的慕尼黑工大竟然排在第18名。当然其他一些杂志如《焦点》杂志、《明星》杂志、《泰晤士报》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纷纷推出打上自己标签的德国大学排名榜。国内的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榜也在纷纷扰扰的质疑声中运作了5年后获得德国媒体的首度认可。
其实不论是那种排名,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归根结底这些排名只能当做参考。德国公立大学水平相差无几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强项,同时实行的流动制度的教授群体也得以保证每所大学的科研水平和学术交流的同步发展。不过近年实行所谓的精英大学计划,也就是开始学走美国教育线路。所以在德国留学讲究排名没有任何意义,能毕业的就是牛人。德国企业在选毕业生的时候也更多的参考毕业成绩,就读院校仅作为一项参考。他们不会像中国企业那样盲目追求学校名声。
同时德国留学专家也明确表示,德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正式和权威的德国大学级别及名次排列,任何一所德国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专业设置也都有自己的优势,所以很难综合评分并直言那所大学是最好的。至于院校选择方面,还要参考申请人自己的个人爱好和学习习惯,在这里我希望大家在以上的信息中更多地了解自己专业在德国大学的情况,也祝愿所有的留德准留学生找到自己满意的德国大学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