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怎么看待我们的教育_社会聚焦-查字典留学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 留学网首页 >> 新闻 >> 社会聚焦 >> 日本人怎么看待我们的教育

日本人怎么看待我们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5-12-07来源:查字典留学网

  我们常常批判自己的教育很糟糕,只会考试不会其他。在日本教育工作证看来,也是这样的吗?事实比你想象的还不一样。一起来看看下面查字典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日本人怎么看待我们的教育?”的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

BBC拍摄的场景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通过5名中国老师花一个月时间,在英国的中学实践中国式教学,来对比东西方的不同教育模式。这种文化对比并发生冲撞摩擦的节目,引人深思。作为一个电视节目,BBC的这三集场景纪录片,并无法科学地说明中式或英式教育孰优孰劣。但它的确可以启发人们对于现代教育模式的思考。作为一名母亲,教育一直是我所关注的话题。在此结合自己所观察到的日本教育,记录一些个人的感想与看法。

一、日本的公立与私立

BBC这部纪录片一开始就刻意渲染中式教育的特点:老师权威、课堂规矩、分数竞争,甚至连体育也要算分数——这些“中式教育理念”都令英国学生感觉不可理喻。但我家小朋友、一个从小在日本出生成长、并接受日本教育的中学二年级学生,却对“中式教育”表示了深切的理解:因为她现在日本的私立学校所接受的教学方式,除了没有爱国升旗之类的政治思想教育,其他许多地方,与5名中国老师的中国式教学大同小异。甚至在礼节礼貌、体能训练、规矩纪律方面,日式教育比起中式教育,完全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同之处,可能在于她的学校除了理论课外,还有手工课、实践课,以及日本学校最具特色的各种俱乐部活动。

日本学校主要分为公立与私立两大类。公立学校负责为国家提供义务教育。目前日本国家规定义务教育为从小学到中学共9年,但实际上有不少地方自治体为义务教育提供补贴,将义务教育一直包揽到高中,达到了12年。

关于义务教育的目的,日本文部科学省是这样说明的:

1.作为国家、社会的构成者,培养能够寻求共通性的最低限度的基础资质;

2.是国民接受教育权利的最小限度的社会性保障。

从这两条浓缩的要约说明,可以看出:所谓“义务教育”其实就是“基础教育”。每个日本国民都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与义务,以便将来可以自食其力,最低限度地养活自己,不因为自己的无能而给他人添麻烦,给社会添乱。

因此,在日本的中小学公立学校,孩子们可以学习到成为社会人的基础知识与社会常识。但是除此以外,日本的义务教育不提供精英教育服务。对于热衷于教育的父母而言,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超越基础教育之上的更多文化教育,就必须选择另外的教育方式:送孩子去学校之外的私塾接受更深入的学习与强化训练,或是让孩子考入有名的私立中小学就读。

与负责义务教育的公立学校不同,日本的私立学校各有各的办学特色。是校风自由还是纪律森严,依各所学校自己的办学方针而定。如果要给日本的私立学校做个分类的话,可以根据其背后的办学团体,将学校分为基督教系、佛教系、非宗教系三大类。佛教系私立学校主要集中在京都、奈良、大阪等历史悠久的城市,因为这些地方是日本佛教传播发展的重镇,有不少佛教系私立学校都是从上百年前寺庙里的私塾起步,沿革至今成为现代化私立学校的。

 

 二、教育的自由与不自由

相比基督教系源自西方的开明、自由的办学风气,佛教系私立学校显得规矩繁多纪律严明。如我家中学生就读的佛教系的女子中学:女学生们至今身穿几十年不变的、保守而传统的校服,裙子长度必须不多不少在膝盖以下三公分(负责风纪检查的老师会手执尺子检查丈量);从内衣到袜子到书包皮鞋运动鞋,所有通学物品一律均由学校指定;头发超过肩膀时必须扎起来,且只能使用黑色、棕色、藏青这三种素色橡皮筋;放学后必须直接回家,不允许绕道更不允许身穿校服在外逗留或购物;每天进出入校门时,都必须朝学校大门口的观音像合掌鞠躬行礼;每天上课前须朝礼、须冥想;每天放学回家前亦须终礼、须冥想;仅仅这些还不够,所有学生还必须如流背诵《般若心经》。当然,除此之外,还有相当分量的家庭作业……这所纪律严明的佛教系女子学校不培养“卡娃伊”女生,而是将女孩子们一个个培养成“女汉子”:她们的乒乓球和围棋可以连续几年蝉联日本高中之首,甚至曾经风靡世界的排球女将“东洋魔女”也出自这所女校。去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听到会场上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以及女学生们矫健的雄姿,你真会怀疑自己进入了一所男校。

虽然各种规矩繁多,但我家中学生很喜欢她的学校。作为一名立志将来要自食其力的未来“女汉子”,她喜欢“卡可伊”(帅)而不是“卡娃伊”(可爱)。与“可爱就是正义”的口号相比,对她而言,“帅,才是人间正义”。

而对于学校的规矩,她也认为有必要认真遵守。理由是“正因为大家都讲规矩,才能获得自由”。规矩是自由的前提。关于这个“自由”,我将其理解为“物理上的自由”:如在公共场所的着装、言行举止等,都须遵循礼节礼仪,服从社会秩序,才能做到既不妨碍他人,也不让他人妨碍自己。互相尊重、互相守规矩,才能彼此保留各自的隐私空间,从而获得“物理上的自由”。

而与“物理的自由”相对的,是“思考的自由、表达的自由”——这些属于精神层面的自由,我想才是现代教育需要强调“自由”。规矩只能用来维护公共空间的社会秩序,但不能禁锢人的思想。实现“物理上的不自由”,是在公共场所作为文明人的教养;而与此同时拥有“思考的自由、表达的自由”,才能免于成为文明的精神奴隶。

三、填鸭教育与宽松教育

现在,在网络上会经常看到国人对国内“填鸭式教育”教育的批评,并同时赞美海外其他国家所施行的“宽松教育”。在这儿,我想特别强调一下:海外国家的“宽松教育”是分流的。例如日本,“宽松教育”主要指公立学校的义务教育而言。而私立学校则不然。当然私立学校也可以“宽松教育”为办学方针,但除非在硬件或是其他方面拥有相当的特色与吸引力,否则很难招收到学生。

就像文章前面介绍过的那样,因为公立学校只负责义务教育中的基础教育,目标只是“最低限”或“最小限”,学生们没有分数压力,考试也不排名次,老师属于公务员(课程)编制,奖金不与教学成绩挂钩,所以,日本的公立学校有实施“宽松教育”的条件。

另外还有一个事实是:一直到70年代末,日本实施的都是“填鸭式教育”,这种和目前中国的教育方式相近的、注重知识教育忽视经验教育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在当时因为受到来自各界的指责批判,才有了从1980年开始实施“宽松教育”。但日本的教育学者发现:“宽松教育”带给日本不少社会问题:日本年轻人的学历低下、阅读量不足、意欲衰退、能力萎缩、不再拥有对于学问的追求与敬畏……于是,当年批判“填鸭式教育”的各界人士,又看到了“宽松教育”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因此,几年前开始日本政府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教育计划,叫“脱宽松教育”,目前正每年逐步增加公立学校课时,要让日本孩子从过于宽松的教育中脱离出来。

“填鸭式教育”固然是不可取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宽松教育”就值得提倡赞美,否则,英国人也不会想到要找中国老师取经,探讨中国模式教育了。可以说:“宽松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是发达国家面临的一个头痛问题。这点包括美国在内也毫无例外。现代日本的教育模式曾经是向美国学来的,但是美国教育改革中的全美教育标准(CCSS),则是以日本和新加坡为范本的。

关于“中国模式”教育,日本媒体也一度有过热烈报道。在2009年和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世界65个国家与地区所进行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中国上海在阅读、数学等方面都排名第一,超过了日本、芬兰等国家。不过日本人并没有因此倡议“中国模式教育”。因为首先是各国学者对于PISA的评估方式,是否会破坏各地域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已经颇有质疑之声;此外曾经也有过“填鸭式教育”经验的日本,已经认识到一元化、绝对化的单一价值观的教育模式,带给整个社会的倾斜与弊病。因此,对于日本的教育研究者而言,日本教育今后所面临的课题,是在价值多元化社会中,培养对于不同价值观以及文化差异的宽容与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复交涉寻求共通的构建,以实现多样性中的统一。

我想,这应该也将同样是中国教育未来所要面对的课题吧。

以上是查字典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日本人怎么看待我们的教育?”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留学资讯信息尽在查字典留学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