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提升专题 |谈家庭教育对背景提升的影响_社会聚焦-查字典留学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 留学网首页 >> 新闻 >> 社会聚焦 >> 竞争力提升专题 |谈家庭教育对背景提升的影响

竞争力提升专题 |谈家庭教育对背景提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12-28来源:查字典留学网

竞争力提升专题 |谈家庭教育对背景提升的影响1

竞争力提升专题 |谈家庭教育对背景提升的影响2

从来没有哪个申请季让我这样劳累过,加班到凌晨1点已经不是偶尔,而是快成了一种习惯。其实,并不是因为事情多的忙不过来,而是对自己和别人都有很高的要求。留学咨询有别于中介,良好的服务体验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需要对彼此有足够的信任,需要有密切的沟通,高效的执行力,才可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咨询师在申请中扮演COACH的角色,我们要帮助学生分析他们在申请中的优劣势,分析可利用的资源,一起BRAINSTORMING他们的成长历程,学习兴趣,课余爱好,在这个过程中引发他们对自己,对专业,对人生的思考;咨询师要带着学生一步步的进行学校研究,了解学校的筛选原则,思考什么样的学校更适合自己,自己又能给学校带来什么?

咨询师还要启发学生如何把他们之前的经历,对人生的思考,对事物的认知规划到文书里,把他们最为立体的一面展现给学校。此外,咨询师还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在学生考试不理想,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第一时间出现去安扶,去救火。我们非常清楚,教育咨询服务是一个良心活儿,只有把学生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才有可能做好每个环节,才有可能出现超预期的录取结果和服务体验度,这一直使我们对自己对整个团队的要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拖延成了这个时代一大部分学生的特点了。可能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评判,但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一个学生,有着非常丰富的软件背景,有着漂亮的标化,但却没有把学校研究透,有着严重的拖延症,把所有工作都拖到last minute,总是需要推一推,才动一动,那我们想想,他的软实力能不能在申请中完美的呈现?如果他的文书工作可以用三至五个月去完善,但是他偏要最后的三到五天内反馈素材,就想坐等一篇完美的文书?试问谁能有这个能力去揣摩他的心理,他的语言习惯,把他的想法真正的表达出来? 是课外活动的数量和TITLE重要?还是在课外活动中的思考与成长更为重要?

在大家一提到竞争力和软实力提升,就大谈课外活动的这个时代里,我想和大家聊聊软实力的定义。

内容核心

我曾经设计了一套背景提升方案,是由读,看,学,写,讲,做,写这几个步骤为核心的。大体内容是这样的:

通过读书(优秀文章,杂志,小说,历史,文学,哲学,科普等读物)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对专业的理解,对未来和人生的思考 (美国很多大学,例如HAVARD,COLUMBIA等学校也会设置很多小问题来了解学生的读书喜好);

看美国在读本科生的BLOG,申请文书,成功与失败案例,并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了解未来学习生活所面临的挑战,找出差距和自身的不足,并有的放矢的调整自己;

通过前两个读、看环节,找出自己的需求点,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分析自身的优劣势背景,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更好的认识自己,使自己在此过程中成长,并了解配合在申请中的重要意义;

前三个环节属于基础理念部分,通过读、看、学让学生加大对申请和自己的认识,而第四部分主要是执行,将自己的感悟和心得落实在书面上,进行文书写作的warm up,并通过与咨询师的沟通加以改进;

这是实操环节的第二步,也是本科客户在准备前期面试的最好的方法,通过做PPT演讲,来锻炼自己的表现力、public speaking、组织沟通能力及以逻辑思维方式 (有的学生觉得自己有很多STORY,但是却表达不出来,这其实也是一种能力的欠缺,需要锻炼,不然好的IDEA是无法跃然纸上的);

做的环节是在读看学写讲每个一环节里都蕴含的,将我们给出的建议一一落实,达到好的提升效果。此部分的重点是结合前期的经验来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或者课外活动背景;

将所有的工作汇集,重复之前的工作,会发现自己对申请和对自己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同时也会申请中期做好有利的准备;

如果在申请的准备过程中能够真正执行过7个要素,相信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理想的录取结果,更有他们好习惯的培养,能力的提升和思想上的进步。和创的咨询师经常会问我,别的机构都在给学生推荐各种各样的活动,甚至是活动的定制,我们不要给学生推荐一些特色活动吗?

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这样的:实体活动固然重要,但是活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背景的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受益程度也是不同的,而真正影响他们的还是在于他们的思想深度,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这与他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学习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更深入的去思考问题,能够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对申请从迷茫到目标明确,这不是提升吗?和实体活动相比,它们不会马上带来最直接的效果,但对学生的影响是潜意默化的,甚至是更深远的。

美国大学的多样性能促使学生在课外获得比课内更多交流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课内不重视为学生创造自我认识的良好氛围。美国大学的GE要求为什么会有三分之一都是人文学科?为什么强调尤其是历史,文学,哲学等课程的重要性?

因为大多数学校都认为文学是最致力于挖掘个人兴趣的科目就是文学。一位知识渊博,对文字和人的感情有着敏锐洞察力的人文学科教授,必定会有学生仔细阅读完一篇文学作品后,对学生提出关于作品人物性格的详细问题,他们的激情,努力,卑鄙,喜好,伟大,及这些对了解人性的启示。老师会确保学生中用所阅读的材料去SUPPORT他们的观点。不管学生学习什么专业,来自哪一个院系,美国大学一般都会通过密集的写作和文学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和为自己辩护。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定会学会质疑自己和自己的观点,从而更好的认识自己。而我们现在把写作的工作放在背景提升中并不仅仅是为了提前进行文书写作环节,而是希望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加深思考,哪怕这些思考有最初没有那么深入,但是在写了几稿之后,大家也一定可以看到前后对比的差距和提升。

和大家分享一个学生的STORY,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上述的观点。这个学生在上半年加入和创留学的服务后,我们利用了学校和DKU的资源,申请了Global learning program,写学习了一个月后,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想想这一个月来真的有可能比我过去在某校(211/985院校)一年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所谓的思修马原近代史现在能记得多少呢,在这里一个月学到的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知识。我学会了怎么去看书,怎么形成critical thinking,怎么support 我的观点,怎么去欣赏电影。这些都没有老师直接教给我,我只是在引导下,又或是在绝境、在压力下,自然而然的知道了。我想这就是中美教育体系之间的差异吧。我们强调的是课上教育,老师的质量就是关键,小升初、初升高,选校的主要标准不都是看老师么。名校的老师教学质量高,甚至有不少老师借着名号招摇撞骗也骗得不少钱。教师质量决定教育。而美式教育则是课下学习,自主权在于学生。Reading material看不看是你的问题,不看的话搜索一下wiki也照样也可以扯出一些观点来。但是如此下来也就失去了阅读的乐趣,接受的都是别人的观点,有何意思,从作者的表述中体会到新观点、恍然大悟的那一刻是最开心的。

我真心为这位学生感到高兴,他的成长和变化是我认为最成功的提升。所以我想说,软实力不是短期可以获得的,不是种绚丽的课外活动可以包装的,而是以人格的塑造,好习惯的培养,高效的时间管理和执行力等方面来驱动的,是每一位家长,在一年365天的日月中默默赋予的。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的高度,也是留学成败的关键。

我的一个学生,没有华丽的奖项和活动,在申请过程中写的每一个ESSAY都得到了我和她Princeton以及Middlebury导师的高度评价。记得在一个学校的文书中,她提到了自己在马路上看到喜欢乞讨的人会施舍财物,而在被告之这些人有很多是伪装的后,她每次想去施舍的时候都会有迟疑,曾经一度因此而觉得自己丧失了sympathy, 觉得很难过。但当她在电视上看到汶川地震的时候,眼泪不自觉的流淌下来,她知道自己的初心没有变,看到很多人为灾区奉献爱心,她非常高兴自己的父母也在其中。

以这样的一个切入点,她同时根据自己在美国的志愿者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于中美welfare制度的差异的看法,语言犀利,观点深入。而在那一篇ESSAY里,她讲述了自己的一个习惯,从上学开始,她的文具都是成Pairs的,并不是因为担心丢了留做备用,而是因为她想在别人需要的时候送给别人,能够帮助别人是她觉得最开心的一件事儿,后面又结合了其它的志愿者活动来SUPPORT为什么关心和帮助别人对自己来说那么重要。

在10月份我爸爸被诊断出胃癌后,我接到了这个学生家长的电话,要给我帮忙。其实我并没有告诉过家长,只是和学生提及了家里的情况,可能会有几天不能及时回复她的反馈,就提前给她布置了任务,没想到她马上联系了她爸爸,希望能给我一些帮助。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习惯。如果家里的爸爸妈妈平时就致力于公益活动,把帮助别人的价值观落实在自己的行力上,那他们的孩子怎么可能不受正面的影响?在这个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还需要为了凑小时数,为了多一个TITLE去而参加义工吗?

我又想起了今年我女儿幼儿园发生过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幼儿园是一个非传统的家庭园,由两个海归妈妈创办的,因为两个妈妈并不是所谓的生意人,一直专注于教育的思考和研究,在日常管理上难免会有些大条。作为家长,我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他们在硬件和有些管理上并没有那么完善,但这并不是我最关注的,只要没有原则性的问题,我更重视他们对孩子们的付出和对教育的专注。女儿上幼儿园一年多,成长了很多。在今年,两个妈妈希望在新学期将一些戏剧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希望给给孩子创造更多在舞台上展示的机会,就在杂费上稍提高了一些成本。这个举动引起了几位妈妈的不满意,还翻出了一些陈年的积怨。虽说两个妈妈应该提前和家长们沟通或做个问卷调查,毕竟众口难调,大家对幼儿园的需求和期待都不同,但是老师们的付出和孩子们的进步与成长是大家有目赌的。人不是机器,谁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如果大人以一个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事物,那么,孩子也很难有一颗宽宏和包容的心。

结束语

前几天看到大家风传的一篇文章,如果大人平时就没有看书的习惯,凭什么要求孩子们看书,要养成好的习惯?其实很多很多的小问题都可以反应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UC等很多学校会问到Where do you come from? How your family shaped who you are? 家庭教育是岁月的累积和沉淀,它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孩子们的改变和成长,在学生的人格塑造方面,家庭教育和课外活动是同等重要的。

本文作者彭辉,和创留学首席咨询师H.G.C.P.低龄高端留学项目负责人,10年纯留学咨询工作经历。2006年至今专注于美国本科申请,是国内最早一批钻研美国名校本科申请的咨询师,尤其是善于操刀美国本科申请项目,曾经直接帮助多名高考失利及本科在读生顺利进入美国名校,包括美国常青藤和TOP 30 LAC所有院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