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加拿大新移民而言,特别是对于在加拿大投资创业的人来说,了解如何报税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新移民一定要先了解自己是否需要缴纳税收,在什么时间报税。下面就和查字典留学网一起来看看吧。
一、先确定自己是不是加拿大税务居民
您与家人完成了新移民的首次登陆,顺利通过了海关和移民局官员的询问,留下了枫叶卡接收地址,您就成为了加拿大永久居民,等待接收枫叶卡。但并不是所有拿到枫叶卡的人都是加拿大税务居民,这是大多数人都有的误区。
简单来说,可以用长登和短登来判断:
长登:登陆加拿大之后长期的居住、生活或工作在加拿大。对新移民来说,从第一次登陆加拿大之日起,您就成为了加拿大永久居民,而这个日期也是您成为加拿大税务居民的日期,两者是一致的。
短登:如果您首次登陆到加拿大期间仅仅是短时间的停留,办理了枫叶卡的申请手续,有的可能也申请了SIN卡,但没有在加拿大建立税务局认为的主要居住关系,比如申请了政府的医疗保险,牛奶金或GST退税等,您虽然成为了加拿大永久居民,但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加拿大税务居民。
加拿大税务居民和非加拿大人税务居民在税法上的主要区别是:
A. 加拿大税务居民需要对其的全球收入对加拿大政府申报纳税,
B. 非加拿大税务居民则只需对其加拿大来源的收入申报纳税,如果没有加拿大来源的收入,非加拿大税务居民就无需向加拿大政府报税加拿大新移民如何报税加拿大新移民如何报税。
二、收入、资产的申报时间
根据加拿大税法的规定,新移民需要区别个人所得税申报、海外资产申报及海外附属企业申报时间点。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里举个实例说明:
个人所得税的报税时间:
加拿大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是以日历年度为单位的。每个日历年度结束后,税务局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包括银行及雇主等)在2至3月份将有关报税的文件准备好并送税务局及纳税人各一份(这里面包括大家常见的T3, T4, T5及学费T2202表等)。纳税人收到报税相关的资料后可以准备申报个人所得税。
上述例子中,某女士需要在2015年4月30日前,第一次向加拿大税务局申报2014年个人收入所得税,包含的时间区间为2014年8月25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这个时间区间,某女士需要申报她在全球的个人收入(包括工资收入、利息收入、分红收入、资本增值收入及租赁收入等)。以后每年同样时间都要申报上一年的个人收入。
了解海外资产申报时间:
新移民客户长登后的第一年不需要申报海外资产,主要是由于税务局考虑到新移民刚来到加拿大,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和了解相关的税务申报要求等等。从第二年以后每年都要申报。
如果某女士在加拿大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拥有超过10万加币的资产(包括存款、股票、债权、信託投资及房地产等),那么某女士需要在2016年4月30日前向加拿大税务局第一次申报海外资产。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申报海外资产并不需要缴纳资产税。申报海外资产,只是说明了您在海外有这么多的资产,您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将它们转入加拿大。只有今后当海外资产产生收入或者出售或转让时,有增值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需要向政府缴税。需要申报海外资产的移民客户要准备好各项海外资产的产权持有文件及长登前的市场价值的评估报告等,以备日后税务局抽查。
海外附属企业申报时间:
海外附属企业的申报实际上也是从移民后的第二年开始的。对某女士来说,指的是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但由于海外附属企业申报的时间要求是税务年度结束后的15个月内, 因此申报的截止点就落到了2016年3月31日.从此以后每年都要申报。
若某女士在加拿大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拥有附属企业,简单来说也就是某女士本人及其亲属在该企业拥有超过10%以上的股份,那么某女士还需在2016年3月31日前向加拿大税务局第一次申报海外附属企业(T1134)。
如果某女士在该企业的投资成本少于10万加币并且该企业属于休眠状态即该企业的总资产价值小于100万加币并且企业年总收入少于2万5加币,某女士也不用申报。
三、注意事项
1.现在许多人使用报税软件在电脑上自行报税,但填完税表后不经过仔细检查就发送出去。一旦上传就无法再收回,所以要在发送前仔细核对,还要做好存底工作。
2.在申报收入时,不仅是工资收入要申报,银行利息、分红和境外收入(如境外出租房屋收入)都要申报,则很容易被查到。因此,收入部分最好先列一个清单。
3.自雇人士如果连续多年报亏损就会引起税局注意。如有人报了4年亏损,税局自然会怀疑,为甚么一直在亏损,还要经营这个生意?
4.税局还会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判断生意实际经营状况,如果餐厅经营的毛利通常是58%,但有报税者却不到50%,也是令人生疑。
5.不要拖延不报税,这样被处罚也很严厉,而且追溯很多年,且没有上限。
6.自雇人士申报开支的项目要合理。如有人将外出用餐收据都保留,且列入用餐开销一项,但其中有许多是自家人或与亲朋出外用餐,根本与生意无关,这样也可以被查。
7.在餐馆等服务行业工作人士,有的不报小费收入,也有很多被查。